“就是啊,爹,娘,大哥一个人带那么多孩子去城里,大哥要给孩子们上课,谁给他们做饭洗衣服呀?可不得家里去两个人帮衬帮衬,您放心,家里有我在呢。”满正光想到家里要娶六个孩子,连忙帮着劝说。
“就是就是。爹,娘,你们一定要去城里帮大哥带孩子!”尉氏也连忙劝说道,“爹,娘,家里您放心,有三弟在,种地误不了;我们三个儿媳妇在家里,纺线织布一样也不会落下。就是三弟种地忙不过来,我们也可以去地里帮忙,实在不行还可以请短工的。”
满承福看看大儿子,又看看家里剩下来的一个儿子仨儿媳妇,思来想去,无论是老二媳妇,还是老四媳妇,都不适合去城里给大伯哥、孩子们做饭,只有自己两老家伙去最合适,最终,他还是点头应了。
满正浩在招生的前两天,带着爹娘和六个孩子,去了城里的院子入住。
一晃三年过去了,耽误了三年的科举考试又要开始了。满正浩和父亲商议后,聘请了一位老秀才当夫子,自己腾出时间准备科举。
直到满正浩考上了举人,卫国和齐国的战争也没有结束,满正雅和满正砀也没有从战场回来。幸运的是,两人都捎回消息,很是平安。
丰川县这几年风调雨顺,风养生息三年,满承福和满柳氏饱经风霜的脸上的皱纹没那么深了,皮肤显得细腻了好多,因为长时间在城里生活,整个人看起来显得年轻了一些。
满文斌、满文石长高了好多,身体也健壮了好多,成了真正的少年。他们俩非常的好学,学业也很优秀;满瑶岑五岁了,爱说爱笑,很是活泼。
几个侄子虽然也爱学习,但都天份有限,想考取功名,难度很大。
满正浩成了举人老爷,这几天,门庭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同窗、乡绅接连来访满正浩。
家里有适龄女儿的递了拜帖,拜访满柳氏、满承福,话里话外露出了想结亲的意思。
满柳氏、满承福沉寂了三年多的给大儿子找续弦的心,一下子活跃了起来。两人商量以后,觉得自己年龄大了,精力跟不上了,一定要赶紧给儿子娶个续弦,主持后院的事情。
满柳氏、满承福拉着大儿子,从科举入仕外交、后院管理等各个方面,言辞恳切的劝说大儿子续娶。
满正浩低头沉默了好久,才抬起头,认真的问道:“爹,娘,我要是续娶了新妇,您想过文斌、文石他们的处境吗?
文斌、文石他们是嫡长子,按我朝的法规,他们要占我们这一房家产的百分之七十。
您想,新妇能容下大半的家产被别人分走吗?她会甘心吗?不会!给谁都不甘心的。她不会甘心,那么等待着文斌、文石的又是什么?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