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人为难的摇了摇头,看着窗外的天空道:“我知道你们生存难,我也知道城外的难民挣扎在生死线上,可我真的没办法。
朝廷在打仗,各种摊派太多了,我是真顾不上难民。我只能保证,在你们落户的第一年里免税、免徭役,其它没有了,你们自行解决吧。”
满族长、崔族长看苏县丞不松口,落寞地跟着两个小吏走出县衙。
县衙正堂,知县苏文犹如热锅上的蚂蚁着急的在大堂里转圈。
“大人,您快想想办法啊,府城军粮军粮催得紧,外面难民聚集太多,要是不拿出办法,得出大乱子。”师爷催促着道。
“催!催!催!一天天的,就知道催。那粮食,又不是地里的草,割了一茬又能长出一茬!上次刚运走粮食没半年吧.......”苏文气急败坏的跌坐在椅子上,发着牢骚。
“大人,要不,我们去粮仓看看,先把眼前的难关过了再说?”师爷试探的问道。
“你知道你在说啥话吗?啊,没有圣旨,私下开仓搬粮,那是要杀头的!”苏文睁大眼睛瞪着师爷道。
满正浩神识观察到县衙前院里的众生相,想了想,转身向着县衙走去。
他走到了县衙的侧墙外面,在看守严厉的粮仓守卫的眼皮子下,给粮仓大院里投放了整整袋高粱后,才去了粮铺。
他和粮铺的管事好说歹说,花了2贯钱买了2斗黑面、1斗杂粮面,还让粮铺送了一个麻布袋。
粮铺的小伙计无法,只得绕出去一个破麻袋,下面装黑面,中间用绳子扎紧,上面装杂粮面,再用绳子扎紧。
装好了粮食,满正浩付了钱,弯腰扛起麻袋就向着城外走去。
粮铺的伙计,看着满正浩一个瘦弱的书生,居然能扛起三斗粮食,稀奇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