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薛氏叹了一口气,看着儿子媳妇,接着说:“读书,是改换门庭的好办法。不过,花费真的太大了,明年底再说吧。
甘氏,你们仨好好试试菜包子,馅咋调好吃,咱们再加一样吃食搭配着卖。还有,你们身子重,平时都小心点,重活留给男人干。”
甘氏激动的说:“娘,我能有你这样慈祥的婆婆,能嫁进咱们蒋家,真是三生修来的福气!你放心,我们仨知道轻重,挑水轮不着我们,揉面喜来仨个也轮流来帮着我们做,我们不累的。”
“就是啊娘,一点也不累。你看看,我们是不是变胖了白了?我在村里走走,好多人都说我有福气!”口氏站起来乐呵呵的笑着说。
梅氏自豪的说:“娘,村里有人向我打听俩个大侄子的亲事儿,我没应,她们说的都是自己的娘家侄女,有姑姑他们在村里,他们的侄女不看也罢。”
蒋薛氏欣喜的看着六人说道:“你们这几个月进步很大,都会动脑想事情了。现在开始,你们要学会边做事儿,边不动声色的打听消息。”
“打听消息?娘,啥消息?干嘛打听?”梅氏傻傻的问。
“傻了,当然是姑娘家的消息了!娘的意思是,打听姑娘一家人的为人处事,好给两大侄子挑媳妇儿!”喜云看着傻媳妇梅氏说道。
喜来出声道:“不止是打听姑娘的消息,还得打听出色的大小伙子,咱家的姑娘也大了。”
“爹!”大米羞红了脸,低头拉了一下喜来的衣袖。
甘氏恍然大悟的说:“对!对!对!是得留意留意了,尤其是喜来你们,每天都出门,听到的就更多了,要从那些闲话里学会……学会发现!”
“不错,虽说闲话不可尽信,但是,无风不起浪。闲话里也会有真话真相的!要学会提取需要的消息,你们啊,慢慢学,不急。”蒋薛氏看着儿子儿媳解释道。
喜来沉思了一下,抬头道:“娘,咱家的地都是山地,没有牛拉土粪上山,光靠人力挑太累,还慢,年底咱家买头牛吧,娘,你看可以吗?”
“买牛?”
“买牛,这可真好!咱村里就族长家有牛,哈哈,咱家要有牛了。”喜圆听到大哥的提议,激动地看着蒋薛氏。
“这个主意不错,年底可以考虑。对了,喜来,家里喂的鸡啊猪啊,积攒的土粪够用吗?”
”娘,那点肥哪里够用!只是少少的上一点肥,让庄稼长的好一点罢了,就是再多一倍的土肥,也不会剩下的。”喜云低声说道。
蒋薛氏思考了一会儿,认真地说:“娘上次,在集市上赶集,听说了一个火烧肥的法子,回家忘了。我想想,哦,想起来了,晒干的柴草架起来围成一个高堆,周围堆土,点着柴草烧火,然后在柴草上面盖土,哪里冒烟盖那里,三五天后,火烧肥就好了。对,就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