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不算是什么大事,毕竟每年都有修炼不成,迟迟无法突破的弟子被发配到凡间来。
虽说都是修为不精的弟子,可是毕竟还是来自名门正派,代表着整个西部地区宗门的颜面不是?
那可不能像白丁一样,蜗居在几平米、冬凉夏暖、通风光照极佳、贴近自然环境的茅草屋里不是?那屋子得建不是。
周围的出行有些不太方面,坐车都有点抖得慌,那就得修缮一下路面不是?
路面周围都是黄土或农田、不是太美观,影响大人物们的心情。那得做一下路面美化不是?
既然陆都美化了,那建一个园子让修士住得舒心一点,才好让他们好好修炼不是?
好啊,既然这么有道理,那请问让谁来修呢?
反正现在田都成这样了,长不出都少东西了,干脆就直接让种地的过来修吧,就当是把徭役的时间提前了。
那叫啥来着?以工代赈!
那么请问,谁出钱呢?
世家的老爷们、国库?
世家想都不要想,大点的世家谁还没几个修士镇着?
朝廷?之前支持各国北伐耗了不少钱,最大的世家也没多少余粮了。
所以答案就是……百姓?
错啦!是商人们啦!
百姓从来都没有过钱,早就把能贷的都贷完了,没油水可铮了。
而商人嘛……平时养肥了,现在正好开宰!
于是在经过双方充分交换意见、并且了解有关各方的能力以及合理诉求之后,爱国商人们分分慷慨解囊,自愿捐钱捐物。
接着,工程磕磕绊绊的上马了。
被征发到这里的民夫可不知道里头这么多弯弯绕绕,他们已经失去了土地,饿死了亲人,自己还被抓过来不知修啥。
服徭役的民夫有多惨,三句话来形容——
干不完的活;
吃不饱的饭;
挨不完的打。
每天天不亮,民夫们就会被如狼似虎的监工用鞭子驱赶起来干活,开山,搬石头,清理坑道,干得满手血泡累得看不清路饿得前胸贴后背,才熬到了中午放饭时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饭是米汤,说是汤,但是寡淡得几乎可以照见人影。
故意保留着几篇野菜叶和小米粒的元素,才让你知道这不是一桶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