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莺恰恰唤日起,拥衣慢理鬓芙蓉。”
读完诗句,众人意味深长,纷纷轻笑,不少老成之辈,更是赞叹连连,直呼“妙极”。
侍女脸色桃红,眼中满是倾慕之色,她恭敬地将写有诗作的宣纸捧起,对西门霆说道:‘先生妙才,奴家佩服,可否将此诗赠予本阁,也好让倌人传唱,为先生进行宣传。”
‘‘传唱就不必了,你自己收着吧。”有人恭维,西门霆心情大好,随手一挥,就把诗作送给了侍女。
听闻此言,她仔细地收好了宣纸,又连行数步,来到陈尊面前,道声:‘‘公子久等。”随后,取诗细观。
看了片刻,侍女翠眉微颦,好心提醒道:‘‘公子,确定是这首诗作?可还需要作些修改?”
陈尊面色平静,答道:‘‘一字不改。”
侍女清清嗓子,说道:
‘‘八十号桌,陈玄公子所写,
半夜月隐忽起风,江上寂寥渔火空。
卧船辞雨听鸣虫,应是绿意晓声浓。
众人面色诧异,初听不解,琢磨起来。有略染风霜之辈,率先察觉到诗句的不凡,细细思索,只觉得越咀越香,回味无穷,皆沉浸在意境之中,忘了言语。其他人等,以为是自己造诣不够,水准太低,也不再吵闹,沉思起来。
一时间,满堂稍寂,暄哗渐止。
西门霆刚听到这首诗作,心里疑惑,认为陈尊写得文不对题,有些过了。又想起现在这番光景,正是人声暄沸,天暗云轻之时,从二楼窗边看去,可见河流之上,游船夜舟,灯烛明亮,根本没有陈尊所写的那种景色。
除非,他写的景色并不是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