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昔看着各地的传来消息,很是好奇的问道:“永和,隰县,蒲县,离介休挺近的,你们侯家没少赚钱吧?”
闻言,侯颖微微摇头说道:“虽然那里的粮价涨到斗米五钱银,但几处地方十分贫苦,所以我们侯家并没有去。”
“呵呵呵!”韩昔笑了起来,这侯家倒是精明。
几地都处于山地内,运粮道路难走不说,路上土匪还多。
斗米五钱银子听的很诱人,但那些手上没几个铜板的百姓哪里有钱银购买?
至于当地的豪绅,富户,旱灾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豪绅,富户地窖的储粮,足够他们吃两三年都不愁。
所以一两年的旱灾对他们影响不大。
因此,商人运送粮食到这些地方,最大的可能就是卖不出去,最后只能低价卖给本地的豪绅。
所以唯利是图的商人才不会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其中蒲县离平阳府只有百里距离,平阳府此时粮食价格是两钱一斗,但运送粮食过去的商人不多就是最好的证明。
就像现在的米脂,斗米千钱,听上去是不是更有诱惑力。
但老实说,并没有多少人运粮食过去米脂,有的人宁愿运到榆林也不运到米脂。
榆林百姓手上有大笔钱银,大多都是韩昔发下去的工钱,这确实吸引很多商人跑来榆林赚银子。
至于韩昔的粮食都卖给了谁?
好吧!其实大多都是自己卖给自己,洗白一些银子~~
同时担负回收银子,避免银子进一步贬值,算是将银子和粮食挂钩了。
韩昔可谓对大明忠心耿耿,维护了榆林一带物价,经济的平衡,榆林都快是方圆三百多里的经济中心。
可惜,崇祯老是对他疑神疑鬼的。
“夫君一直在榆林用心的忙上忙下,不会准备在榆林扎根吧?”侯颖突然问道。
“嗯!扎根倒不至于,但短期不会离开吧!”韩昔看着手中情报说着。
榆林是边塞苦寒之地,怎么可能在这里扎根,不过此时韩昔也不想四处乱跑,在蜀中打完前,估计都不会跑其它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