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姬宫湦仍然给赵世父颁布军令,以屯垦戍边有功为名,将鹰击军校尉悉数调回镐京王城,接受姬宫湦的嘉奖与重用。
空缺出来的职位,则从王师其他军团中抽调,最大限度避免鹰击军将士长期共处,出现私下报团的现象。
向鹰击军空降校尉,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鹰击军下层将士误解,认为上升通道被堵塞,从而出现消极怠工的不良后果。
为此,姬宫湦刻意在军令中强调,只要鹰击军下层将士持续立功,便能从普通甲士依次升至伍长、百夫长与副校尉。
随后继续建功,将会从鹰击军副校尉,调任王师其他军团校尉,亦或者派往各郡,担任郡尉一职。
从正常角度对比其他军团,鹰击军将士的晋升速度与调任去向,均具有一定优势。
这也是姬宫湦激励青壮,前往西北屯垦戍边的实际举措之一。
……
接连颁布八道事关中郎将轮换的军令后,姬宫湦将视线继续对准齐国。
自从戡乱军使用海货船,接连截获齐侯购家眷、钱财珍宝与粮食物资,吞并齐国的时间进度表获得极大加速。
由于齐侯购运送时采用无反馈模式,因此其至今都不知道真相。
与此同时,无反馈模式并非一无是处,其优点也逐渐显现。
搭乘船只之人,均不知道去往何方,同时也很快对自己所处的位置一无所知。
真正知道航线的,只有几名身份极其神秘的领航员。
戡乱军驾驶海货船攻打大型渔船时,身份神秘的领航员眼见大势已去,纷纷选择各种方式了断自己的性命。
即便戡乱军提前冲上船,赶在身份神秘的领航员自我了断前,成功将其控制,也无法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且不说其等视死如归,无视任何严刑拷打,即便其等愿意配合,戡乱军能够获取的有用信息也十分有限。
原因很简单,负责运送的大型渔船,航行采用接力式。
从琅琊出发的领航员,只知道第一段航线。
抵达首个汇合点后,确认运送无误,便会有新的领航员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