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3章 大乘佛法

落难情缘 洪门十一少 2726 字 3个月前

定力够了,四大就能转了,到那时灵明之中因缘熟了,要走了,念头一动,性火真空,性空真火,在空性中一念起,四大的火大一加强,就走了,哪里还需要送去火葬。

所以火中生莲的境界确实是有的,要真做到了空,真空生妙有,四禅八定功夫到了才有。我很注重四禅八定,不要尽是参话头,玩弄机锋转语,不管你是佛法什么宗派,没有禅定基础,什么也不用谈。你到了这境界,岂止生莲而已,观想虚空法界都是莲花。而且不只是意识的观想,而是阿赖耶识的动念,那就变成事实了,真可以让一切众生都看到莲花充满虚空,那是很大的功能。

你去学密宗,就是学死了也得不到秘诀,我把秘诀告诉你,是心风得自在,心息得自在者,一念观想就成真实。你再问,怎么样能心风得自在?我只好说,等哪一天我怎么了再告诉你吧,不要着急。你们有几位学密宗的小青年,要特别注意我这几句话,不要去盲目乱练了!

维摩居士说,“火中生莲华,是可谓稀有”,他说火中生莲华是稀有,而不是没有。

我们看《维摩诘经》很先进,这样提出来。《华严经》中也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个道理也是延续火中生莲华而来的,也就是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大愿,“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这段偈子也补充了《普门品》之不足,因为《普门品》只说了三十二应身,其实还有百千亿的无量应化。

读了这个偈子就明白,大乘菩萨道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年轻的同道特别要注意,就是千万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众生。所以弥勒菩萨戒的第一条是“自赞毁他”,轻视人就犯了这条戒。

我对同道们说过,真正的菩萨戒绝对禁傲慢,要绝对谦虚,因为谦虚到了极点,反而是无上的崇高。不轻视任何众生,这是何等的谦虚啊!这也就是菩萨道。不要因为学了佛法,就看这个行为不对,哪个行为不合佛法,都看不惯,这就犯了根本戒,是没有资格学佛的。

我们看到别人做了世俗中认为是低下的工作,你怎么知道不是菩萨在火中生莲华,在度人?你轻视他,你就造了恶业。如果他不是,那更值得我们同情他的堕落,就更不应该轻视他。

前面这三个偈子是相连贯的。接下来的又是一转。

大乘菩萨的应化

“或为邑中主,或作商人导,国师及大臣,以佑利众生”。这是讲入世的,讲大乘菩萨的各种应化身不同,随处都是佛道。

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在家世间法中,境界的人,修行的人,这同三十二应身是一样道理。

“诸有贫穷者,现作无尽藏,因以劝导之,令发菩提心”,前面四句偈子讲权位,这四句讲财势。

大菩萨是要发财的,你们最好多发财。讲到发财这个话题,想起我和我的师长意见颇有不同。我老师认为,弘扬佛法还是要走传统的路子,要帝王、王者、大臣、居士发心,才可以振兴。

我说时代不同了,今后文化和佛法的弘扬,要建立在平民基础上,推动的力量,不能也不是靠帝王或国家领导的权位,而是靠资本家的钱财。

几十年下来,看起来好像还是我的意见对了。然后我还跟我老师提出另一个相反看法,在今后的社会,弘扬佛法不那么简单了,要真行菩萨道,就得一手拿佛经,另一手抓只老鼠。

为什么抓老鼠?密宗的财神手中都抓着老鼠。要钱财,佛法,就是财、法二施,等无差别,才能弘扬得开。后世的年轻人学佛,是要有钱供给他才来,要不然他来学你这个干什么?

我看阿弥陀佛顶上有点红红的,好像就是这东西。所以要财法二施才能行,这也意味着未来浊世众生的业力之重,之可怕。这意见对不对,由诸位评断吧。

维摩居士在这里讲,真要弘法度众生,大菩萨有时现身成大富人,财法都平等布施,使贫穷的人受到帮助,劝导他们发菩提心。

贡高在佛经上比较少见到,祖师的语录中常用。

什么叫贡高?贡是形容词,同拱。贡高是自以为了不起。《老子》说“虚其心,实其腹。”人要做到虚心实腹,这有好几层意思。

依禅定功夫来说,虚心是没有杂念,头脑和心脏部位没有杂念。实腹是禅定三禅境界的气住脉停,道家所谓的三丹田充满(头脑是上丹田,心口是中丹田,小腹是下丹田)。另一个道理,思想空灵,只要饭吃得饱,没别的要求,这是凡夫的世间法。与虚心实腹相反的,是禅宗祖师骂人的话“空腹高心”,说人气往上提,思想不定,多心怀疑,搬弄是非,心气浮在上面,三丹田空空的,定不住。

我慢,慢是佛学名词,傲慢是人眼睛往上望,目中无人。傲慢不同,是内心的傲慢,外表看不出来,尽管嘴上说人家好,内心觉得还是自己好。

这就想到中国历史中有许多侠义之人,孔子没有说他们,但司马迁写《史记》,特别为他们列传,非常之推崇。侠客不是太保流氓,用刀子捅人,这不是侠客行为。因为天下有许多事情,道德解决不了,法律解决不了,阿弥陀佛没得办法,观世音菩萨来也只好掉眼泪。只有侠客来了,格老子,我拳头大,你这种做法我就拿下你的脑袋。好了,问题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