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这太客气了

清末的法师 黄文才 2795 字 3个月前

起初一年李光宗还只是小心而谨慎,兢兢业业。而这份计划书,则完全展露了他的锋芒。

嘴上虽然不承认,可赵传薪心里其实已经默认:十个自己的脑袋,也拍马不及一个李光宗!

李光宗离开以前说:“后天,我们开第一次玄天宗宗门大会,然后先生就可以回程了。”

“真的吗,太好了。”

赵传薪脸上露出喜色。

又是露天野营,又是睡船屋,瞧瞧,这是人该遭的罪吗?

李光宗摇头失笑。

人家都向往外面花花世界,先生却永远都留恋鹿岗镇那一亩三分地。

一个人,一条狗,一把刻刀,一本无字天书……能过到天荒地老。

不过现在还算好了,至少赵传薪越来越肯做事了。

换以前,能坐着不站着,能躺着不坐着。

……

第二天,李光宗带着双喜如约来到石澳,龙脊。

今天风大,绅士帽子什么的都戴不得。

李光宗穿着一件风衣,戴了一顶线帽,和双喜两人走在山脊之上。

这里没大树,沿途倒有些小竹子。

偶有大石,上面光溜溜的,可见时有人坐在上面歇脚。

向大浪湾遥遥的望去,可见途中也有两人,正朝此处隔空相望。

双喜说:“那两人应该就是了。”

李光宗点头:“平头百姓不会来这里的。”

也只有闲散的达官贵族,才有时间不顾生计的来眺望风景,感受山上强劲的海风。

两人走,那边的人也迎面而来。如此,见面的距离便缩短一半。

越来越近,双方已经能看清彼此了。

李光宗见对面那人个子没自己高,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手里拄着一根文明棍。

旁边一人则穿着布褂,留着短发,脸上棱角分明,目光精悍,手里握着两块石头不断的绕着,发出嘎巴嘎巴的动静。

“可是孙先生当面?”

李光宗先开口。

“正是在下,赵先生果然一表人才!”

孙公武先恭维了一句。

可心里却想,果然传言不可信。

赵传薪此人传闻是个赳赳武夫,行事鲁莽豪横,可现在看来却是文质彬彬,像是个儒生。

却听那人摇头:“我是李光宗,不是赵先生。”

孙公武一愣。

而他旁边的人,还以为可能这是个陷阱,脸色大变。

见状,李光宗赶忙解释:“你昨日派去的人,他误以为我是我家先生。不过不打紧,有什么事找我也是一样。”

孙公武却是眉头皱起,他平时本就多以严肃示人,皱眉眉心“川”字明显。

“不知,赵先生为何不肯见我一面?是否觉得,孙某不配与他相见?”

其实,李光宗心里是嘀咕的——先生真的未必愿意见你,配不配的那全凭心情。

但嘴上却说:“并非如此。昨日,你的人告诉我你想见面,这件事我并未告知先生。”

这让孙公武惊讶:“为何?难道你不怕他事后责备?”

反正他手底下的人,是肯定不会隐而不报的。

“些许小事,就不必麻烦他了,我来也是一样。”

这让孙公武更加不悦了。

怎么就是小事了?

此乃国家大事!

暂且压下怒气,他介绍说:“这位是我的朋友,杜必同,平时负责保护我。”

叫杜必同的汉子,朝李光宗二人点点头。

李光宗笑说:“可是名心武,得自然门真传那位高手?”

杜必同见他一口道破自己化名,惊诧莫名:“你怎么知道的?”

而李光宗神秘一笑:“很久以前,我家先生告诉我的。他这人向来神秘莫测,知道很多密辛,对全世界的发展走向,有着独到的见解。。”

孙公武和杜必同两人吃惊不小。

尤其是孙公武,连自己的保镖,他们都一清二楚,那自己好像也不用藏着掖着的。

这时,李光宗指着双喜道:“这是鹿岗镇保险队第二连的副连长,张双喜。”

双喜也一直在打量杜必同,他觉得眼前这人应当是个武术高手,一举一动皆有章法,如同鹰隼试翼,随时翕张风尘。

他手里握着的,应当是耍把式用的飞蝗石。

不过,双喜确信:七步之外,枪快。七步之内,枪又准又快。

对方是练家子,双喜也天天练枪啊,子弹不知道打了多少万发了,这个距离掏枪都不用思考的,本能开枪都不会打偏。

这个时代,任何国家的正规军队,都不可能像保险队这样,只要手臂肩膀没废掉,子弹随便打的练枪。

在不动炮火的情况下,保险队随便拿出来一个人,以一敌十是没人会怀疑的。

介绍完双喜,李光宗又介绍自己:“鄙人李光宗,忝为鹿岗镇保险队参谋,鹿岗镇镇长,港岛玄天宗副掌门。”

是的,劳模李光宗后来被赵传薪任命为镇长,不过因为清廷犹在,这种任命不好宣扬,但在鹿岗镇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孙公武略感惊讶。怪不得这人能代表赵传薪。

赵传薪是鹿岗镇起家的,有保险队做武力保障,现在又进军港岛谋产业,这些竟然都有李光宗的影子。

可见这人对赵传薪有多重要,用心腹都不足以形容。

这次,孙公武正视起李光宗来。

双方又客套两句。

双喜指了指路旁的大石:“坐着说,时间还长哩。”

孙公武点点头,和李光宗一起坐下。

但双喜和杜必同都没坐。

孙公武说:“这次见面,实属仓促,可不得不如此,因为孙某早些年被港岛方面驱逐,告诫不得停留,还望李先生海涵。”

早在许久前,李光宗就听赵传薪说过眼前这个天选之子了。

他笑说:“无妨,这里山高风大,看看海景也是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