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朱门依旧

皇帝也不是第一次听皇后如此说教,自有应对之法,说道,“你不听孤将话说完,孤是要你挑三十匹,赏赐诰命。只留一匹你喜欢的便是了。”

这一切,黎川尽收眼底,或许想要改变皇帝,这位皇后才是突破口。

于是,她便跟着皇后到了后宫。

回到殿内,皇后摸了摸那匹素绸,对宫人说道,“准备针线剪刀来,为圣上裁衣。”

宫人震惊,不可置信,“用这匹?”

皇后点点头,“就用这匹。”

皇后发了话,宫人们自然不敢多说,只得听从。

从巳时起,皇后便开始裁布,一直挑灯做到了子时。

黎川等的着急,不知这皇后竟如此能熬。旁边立着的宫人也打起呵欠。黎川灵机一动,操纵宫人劝道,“娘娘,制衣非一蹴而就之事,今日不如先歇息,明日继续,玉体为重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皇后一看时辰却是不着,她不休息,身边伺候的人便也不能休息,于是听劝地收了东西,洗漱安寝。

待皇后安睡,黎川很快潜入皇后梦境,皇后果然是皇后,做梦都在梳理后宫内务。

黎川很快将世间真正的样子编织进她的梦中,皇后在梦里遇到了难民,听他们讲如何天旱,他们是如何落难。

在发粥的现场看到疯抢的人民,跟随老单前去买米,受尽了白眼,越来越多的银两,却换得越来越少的粗粮,发的粥也只得越做越稀。

这时,黎川献身,告知她:“这并非只是梦境,而是世间正经历之事。你身为国母,品德贵重,深明大义,心怀天下,当之无愧。只是佞臣蒙蔽了禁宫,是时候睁眼看看外头了。”

她忽然惊醒,满头的汗珠,窗外的天还没大亮,她已然睡不下去,立刻叫来身边人,向母亲发帖,道是思念异常,请她进宫一叙。

时间虽然尚早,但早朝的时辰也差不多到了,宫门已开。随侍立即亲自出宫去送帖。

常跟在皇后身边的人,自然不是等闲,怕这突然急昭惹人猜忌,于是到处说,皇后近来梦魇,醒来担忧母亲身体,非要请来宫里看一看才安心。

皇后又命人准备香炉烛台,于一方高几立了神台,却未放神位。

皇后亲自焚香,双手合十跪于蒲团,祷念:“多谢神女指点,信女自愧不知神女来处,暂以此台供奉。望神女勿怪!”

正是如此,黎川在皇宫飘荡两日,算是有了归处,可以在神台之上暂休心神。

等候的时间,皇后缝衣,黎川便去朝堂上旁听,还是同前日一般,讲些与外世毫不相干的假象。

但逐渐也在混迹之中了解到,当年他们扶持登基的五皇子,是因劳神害病而亡。五皇子没有子嗣,如今的小皇帝是宗室里挑选出来的。

当年选时,先皇病重下了好大的气力,才越过奸臣层层阻碍,选得一个品德正直,心性赤诚的储君。

并挑得一位世家之中最端方、识大体的姑娘,立为太子妃。

但自先皇去世,朝野激荡,新皇虽勤勉,却没有手段,终被权臣蒙蔽。

皇后见过母亲,从她口中知晓了宫外情形确实同梦中一致,跪于蒲团,向黎川表明劝谏君主,护佑黎民的心意。

黎川放心而去,在城中暗查逍遥丹一事。

毕竟是祸国殃民之物,应早日弄清来处,销毁才是。

因她隐身而行,又可操纵凡人,在凡间查案不难,不久便查到皇家道观-无定寺。

黎川毕竟在凡间扮了许久萧洵安,早弄清了无定寺-徐妙-晴舒帝姬这一连串儿的关系。

当年徐氏本就有势大,打定了入主中宫的念头。无定寺本就是供奉晴舒庙宇,她们向晴舒许愿,晴舒恰好趁此机会了结黎川与萧洵安的尘缘。

后来在黎川归来之际,晴舒不见心上人,无暇蹉跎人间,自行离去。但那时,无定寺已在她的熏陶下,成为了仅次于肃金观的皇家庙宇。

晴舒本是瘟神,被奉以药神之名,成了香火盖过主神的辅神。就算被囚禁,庙宇香火依旧,也只有在帝姬身上,才算合理。

这次逍遥丹出自无定寺,黎川以为,晴舒早已不想插手人间事,或许是天君的意思。

她忽然意识到,早在萧洵安那时,天君就已经有意要缙月灭亡了。那是遇到那样多的天灾人祸,最终靠着她与萧洵安,以及众多忠臣良将,将缙月维持至今,也不过短短数年。

王朝更迭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