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汉初三杰之韩信(1)

(前230年,秦灭韩,前228年,秦灭赵。)

“韩信他在淮阴长大,关于他的父亲没有记载,母亲则只有去世后韩信为她选择坟地葬在淮阴的记载。他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家里十分贫苦,又因为自小爱看兵书,跟其他小孩儿格格不入,所以周围人对韩信都不亲近。”

“自然的,韩信就不可能跟刘邦一样,可以被大家推举当上官吏,但他也不去种地,所以韩信在母亲去世后,常常去附近的亭长家蹭饭。”

“这一蹭可不是蹭几天的事,而是一连蹭了一个多月,亭长的妻子很不高兴。某一天,亭长妻子提前做好饭张嘴就炫,等到韩信踩点去蹭饭的时候,饭菜早就被吃完了,韩信一看也就明白了亭长的意思,随后离开再也没去过亭长家。”

亭长妻子:受不了了,哪有这样逮着他们一家薅羊毛的!?

韩信早期除了蹭饭一事,还有被河边的大娘送饭以及胯下之辱两件事。这两件不细说了。

“不久后,项梁响应起义的队伍路过淮阴,韩信便收拾好东西加入了项梁的队伍,此时的他正式登上了秦末乱世的舞台。”

项梁的队伍一路北上,逐渐壮大,刘邦、张良等人也加入了项梁的队伍。

“秦朝灭亡之前,当时的秦末将领章邯属于是走到哪儿灭到哪儿的程度,而韩信还只是项梁手下的一个普通士兵,他曾参与过项梁大败章邯的战争。”

章邯≈高压水枪,谁起兵灭谁。

“章邯受到挫败,于是西走,刘邦跟项羽则发兵攻打南边的定陶,没打下来也往西走,留下项梁攻打定陶,成功后韩信就跟着项梁留在了定陶。”

“但因为章邯兵败,刘邦、项羽那边发展的又很顺利,所以项梁逐渐轻视秦军,结果被章邯跟他的援军偷袭,最后战死。”

项梁的军队打了败仗后,有人死亡,有人投降,有人回家,还有人想继续打,韩信就属于是最后一种。

“韩信连夜跑到项羽的军队,项羽就把他提拔成执戟郎中,就是打仗时当保镖,扎营时当保安的意思。”

“之后的巨鹿之战,新安坑杀20万士卒,鸿门宴等这些事件发生的时候,韩信都在项羽的身边。”

“关于这一段时期,韩信做了什么事情都没有记载。直到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分封诸侯各回各家的时候,韩信他跟着刘邦跑到汉中去了。”

到了刘邦营内的韩信担任连敖,这个职位跟执戟郎中差不多是一样等级的官职,属于中等武官。

一开始韩信在刘邦手下也没有被重用。刘邦被封汉王后,进入汉中就烧了栈道,但不少汉军不想一辈子待在山里,所以韩信就看到自己身旁的汉军一窝接一窝地逃跑。

他思考一番,反正自己的事业现在也没有起色,不如他也跟着这些人一起撤吧。

于是韩信跑了,但很快被抓回来了,且要被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