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有没有什么明显的方法,可以让莺莺国摆脱危机呢?】
【有的。这个办法就是,加大莺莺国在央洲的贸易额度,扩大央洲的市场范围。】
【因为咪国的销量和原料大幅减少,而央洲——在央洲原本的市场中——产品的销量同样大幅减少,莺莺国必须开拓一个或者多个新的市场,用以分担旧有市场所不能承担的商贸。】
【而央洲就存在这样的新市场。】
【虽然莺莺国已经在央洲通商多年了,但是却也一直没有真的怎么扩大市场范围,比如,根据条约所获得的天江地区的口岸,依旧没有进一步活跃起来,莺莺国商人在条约签订之后也并没有怎么往来于这些口岸之中。】
【但是这时候,旧有的市场不能满足需求,那就是时候去开拓这些新获得的可能的市场了——毕竟,这些口岸是条约允许的,还是位于天江之上,这么一个莺莺国的舰船能够占据绝对优势的地理位置。】
【不过,虽然有了一个可以努力的方向,但是这个方向同样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天江,地理位置虽好,但是却处在了央洲朝廷和太上天平国这两大交战力量的战区中心地带。】
【因而,迫于需要尽快找到新市场的需求,莺莺国政府不得不重新开始考量和评判自己对于央洲内战的政策,比如,是否要继续中立立场?是否要和太上天平国建立直接的通商关系?是否要和央洲朝廷改变一下往来关系?……】
【且,对于央洲的混乱的政策,还要受到莺莺国对咪国内战的态度的影响,也要受到咪国内战情势的影响。】
【这是因为,比起一个陌生的、遥远的、莺莺国人大部分都不怎么了解的央洲而言,咪国这个国家,对于莺莺国的大部分人而言,就是一个算是血脉相连、血浓于水的地方。因此,对于咪国的内战,莺莺国采取措施的速度非常非常快,而非像是对央洲那样的迟疑拖延。】
小主,
【在咪国内战于四月中旬正式爆发、咪国总统宣布封锁南方国家的所有港口之后,五月初,莺莺国就对此做出了反应——承认南方国家的独立地位,也就是说,承认南方各个州是独立的国家,而非是非法的叛乱。】
【其中,首相亨利等人,还暗自里支持南方各个州的独立,目的是希望咪国能够就此彻底一分为二,从而再也不能在世界上对莺莺国造成什么威胁。】
【而咪国内战情况的急转直下和日趋严重,导致莺莺国不得不同样尽快对央洲的情况下一个定论,并做出一个最终决定。】
唐朝,贞观年间。
“咪国和莺莺国……血浓于水,血脉相连?”看着这一段话,长孙无忌陷入了短时间的茫然。过了一会儿,他反应了过来,“也就是说,咪国中有许许多多的莺莺国人?还是说,咪国,原本应该是属于莺莺国的一个封国?”
中原的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事情,一个原本属于中原的地区,在某个时期或者契机之后,独立了出去,成为了一个新的、不受中央朝廷管控的国家。所以,咪国和莺莺国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吗?
他思来想去,觉得这个推论非常合理,而且还能符合很多情况:“所以,之前在莺莺国和西国联军进攻京城的时候,咪国的将领和士兵对莺莺国的士兵敌意那么重,也是有理由的。”
按照这么算,那咪国的独立,绝对不是什么和平独立,多半是和莺莺国发生了正面冲突和战争;然后,因为发生了战争和许多不愉快,所以咪国的士兵们对于莺莺国士兵们就充满了敌意和不满。
李世民等人点点头,同意长孙无忌的判断,这种情况非常合理。而同时,因为咪国和莺莺国实际上存在竞争关系,所以莺莺国的首相等人才会这么支持咪国的内战和分裂。
而因为咪国的混乱,以及央洲和咪国双重混乱对莺莺国内部的影响,使得莺莺国需要在央洲进行新的、不同的政策和选择,也很合理。
但是,莺莺国究竟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央洲朝廷一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