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背叛祖国的留学博士18

可核潜艇对于现在的华国来说有些难度。

早几年因为跟北方老大哥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僵,他们撤回了所有的技术人员拒绝援助,国际上也因为米国的关系对华国的封锁越来越严格。

国内的科学家仅凭着一张图片,还是在报纸上剪裁下来的图片,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核潜艇实验。

安景之都不得不佩服这些人,什么都没有,就靠着报纸上的一张图片和某些只言片语,他们居然硬生生的把核潜艇真的制造出了半成品。

“目前这个核潜艇还只算是一个半成品,还有一个关键的密闭问题没解决。”

“虽然它的排水量只有两千吨,但什么事都是从无到有,一步一步来。”

安景之和实验室的技术人员一同参观了实验室,一边走对方一边介绍。

“已经很厉害了,咱们国家的人才从来就不逊色任何国家。”

“所以现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解决这个高压气罐阀门对吧?”

“没错,问题就卡在这里,这要是不解决,下水了就报废。”

安景之留在实验室工作,先前跟着他的那几个留学生也留了下来,几人继续干着给他做助手的工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有了安景之的开小灶刻意培养,他们的科研水平肉眼可见的提升了,甚至比一些在实验室的多年的普通研究员更优秀。

沈登学他们发现安景之变了。

之前在米国的实验室给安景之做助手时,对方的要求可多了一会儿要喝牛奶,一会儿要喝咖啡,对温度还有近乎苛刻的要求。

对于身边的同事,更是动不动就骂对方蠢猪。

但现在,就算他们再不愿意也不得不承认很多研究员其实比不上米国的研究员,有些人甚至还问了很多基础的问题。

但安景之的态度却非常的和气,不管研究员们问出多么基础的问题他都会和和气气的耐心解释,从不会发脾气。

有些人一遍没听懂,他甚至还拿来笔记本,仔仔细细的讲到对方听明白为止。

沈登学不由的感慨,“老师果然是在故意折腾那些人。”

孙绍唐道:“我当初还那样骂老师,现在想想我真不是人。”

安景之的教授职衔是哈森大学授予的,如今他已经回国,自然就没了教授这个职位,但对于沈登学这些人来说,安景之永远是他们的授业恩师。

国内也有大学让安景之过去挂名,但他明白,国内百废待兴,他不可能像在米国一样轻松,还能抽出时间去讲几堂课,所以直接拒绝。

“你也别这么想,当初咱们又不知道内情,要是不骂才不对劲,老师不会责怪我们。”沈登学道:

“你以为当初老师没听到我们骂他吗?好几次他可都恰好在我们旁边,华国留学生那么多,为什么老师只带了我们几个?这是他对我们考察后的信任。”

孙绍唐想想也对,老师如果真的介意,又怎么可能给他们开小灶,对他们多加照顾?

“老师受了太多委屈了,还好现在真相大白了。”

突然一道声音传到二人耳中。

“你们两个臭小子干什么?让你们去给我拿资料,你们在这聊天?”安景之骂骂咧咧的望着两人。

孙绍唐连忙走过去,嬉皮笑脸,“哎呀老师,我们资料早就拿过来了,重点也标注清楚了,刚才不是看到你还在做实验吗?就没想着打扰您。”

安景之没好气的看着他们,一把拿过孙绍唐手中的资料,“你俩又在那说什么?在米国的时候你们就经常凑在一堆,讲别人的坏话还讲的那么大声,也就是我,要不然有你们好受。”

孙绍唐笑道:“老师,知道您宽宏大量,您就原谅我们当初的冒犯吧,不知者不罪。”

“哼,”安景之道:“我要是没原谅你们,你们还能来给我做学生?”

为了推进华国的发展,安景之几乎是把自己一个人当成三个人用,好在他培养的这几个学生还算有些能耐,能帮他分担不少的事情。

他知道自己做的一系列事情肯定会触怒米国,对方一定会展开疯狂的报复。

他能够感受到实验室的资源越来越拮据了,从前的技术封锁,到现在的资源封锁,华国举步维艰。

他不仅在核潜艇实验室解决高压气罐阀门问题,也会抽时间在航母实验室把电磁弹射器研究出来。

电磁弹射器比蒸汽式弹射器更加优秀,但同时对相关的技术要求也更高。

电磁弹射器具有精确控制、高起飞效率和能力等优势。

现阶段航母战机滑跃式起飞是主流,电磁弹射器有望成为航空母舰弹射系统的主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