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早晚难逃覆灭

即使是再容易被骗的荀彧,也无法再相信曹操的话。

念及此,曹操不禁叹气说:

“文若,文若,你究竟坚持的是什么?”

“当初毛玠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时,你虽然未明确赞同,但也为我规划了整条发展战略!”

“但反对我们曹家侵害天子权力的,也是你。”

“莫非你真的以为,”

“在我平定了各路诸侯后,会把政权重新归还给有名无实的汉天子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若果真如此,即便刘协能宽恕我家曹氏,他的后代还会放过曹家吗?”

“夺取天下的,是我曹孟德。”

“朝廷的大臣,大多是跟随我的人。”

“他刘协凭何剥夺理应归属曹家的一切呢?”

“就凭着他那个汉天子的虚名吗?”

“袁绍理睬过他吗?”

“袁术理睬过他吗?”

“刘表理睬过他吗?”

“吕布、孙策这些人从来就不把刘协当一回事。”

“大汉传到刘协这里,已是时候更换皇朝了。”

曹操低声道,袒露内心的想法。

无论是谁站在他的位置上,

经历了未来的种种变革,

到最后也不会真的归还政权给刘协。

所谓禅让,不过是童话故事里的事情。

权力的交接总少不了血与泪。

再说,即使曹操真的归还权力,

刘协能接过江山的重任吗?

他有足够的实力来承担这份重担吗?

或许不出三十年,混乱将会重演,

诸侯混战,军阀割据,百姓生活困苦。

“主公,文若先生在外求见。”

此时,许褚走到曹操身旁,汇报。

“仲康,告诉荀彧,我今日不见他。”

“如果有事,明日再说。”

曹操指示道。

许褚的脸色有些尴尬:

“主公,文若先生表示,如若今日见不到您,他愿意在司空府前撞死!”

闻言,曹操按着隐隐作痛的额头。

终是躲不过与荀彧面对,

但他不知道现在该如何面对这位故友。

“罢了,让他进来吧。”

曹操最终长叹一声。

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如果荀彧真的辞职不干,会有程昱、郭嘉等人顶替他的工作。

以荀彧在曹营中的影响力与重要性来看,并非程昱和郭嘉两人能够轻易取代他的位置。正如俗语所说:“各有专长,各行其是”。作为曹营的核心管理者,这个职位并非任何人想担当就能胜任。荀彧一旦离任,曹营短期内必定遭受重大打击。正因如此,在没有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曹操不会想要失去这位得力助手。

青衣玉貌的荀彧,步履沉重地步入了司空府的门庭。当见到曹操时,他的神情依然未变,径自为自己倒了一杯茶,轻饮一口后,微微转眸向曹操开口问道:“请问主公,计划何时让这汉室天下更名曹魏?”

“文若,现在的汉室仍然是那个汉室,所谓的‘曹魏’只是个名称而已。除非整个天下的人都不再认同汉室的统治,否则即便是曹魏成立也无法获得民心,最终只会成为历史上一个无足轻重的存在。记住,只有在民众选择的情况下,曹魏才可能实现对汉室的代替。”

曹操严肃地说,但是听到此言,荀彧只是轻摇其头,答道:“主公,您曾经许下诺言,待天下平定后,就会将权力归还陛下。但如今的情况,难道不是主公您心中真正的打算吗?成为魏王是为了给您的后代创造篡权的便利。无论将来继业者是谁,都会继续沿着这条路线前进。主公,您才是那个真正背叛汉室的人!”

话落,整个司空府中弥漫起了曹操的笑声。“哈哈哈...文若,你不愧是聪明人,难道你还看不出,真正在觊觎汉室地位的人,不是曹某人,而是如你荀家这样的大族世家吗?试问袁绍、袁术兄弟俩,何曾将汉室天子放在眼里?根据报告,袁术获得玉玺后,日日反复查看,恐怕早就不满足于仅仅称王或者独霸一方的想法;至于袁绍,虽口头上说的冠冕堂皇,实际上他的行为却是另外一回事。当年讨伐董卓之时,唯有我不顾自身前往,他明明拥有压倒性的实力为何不出兵?因为他很清楚,凭借袁家的名声,即使不去救天子,也可以轻易吸引英雄好汉汇聚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