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说到塑料大棚,那就要说到它的历史了。
我国于1955年秋引进聚氯乙烯农用薄膜,首先在四九城用于小棚覆盖蔬菜,获得了早熟增产的效果。1957年由四九城向滨海、盛京及东北地区、龙城等地推广使用,受到各地的欢迎。1958年我国已能自行生产农用聚乙烯薄膜,因而小棚覆盖的蔬菜生产已很广泛。
所以并不存在没有塑料大棚这个事情,大棚造价也肯定很高,毕竟一开始都是引进的,到后来,我国才研发出来更加新型便宜的塑料大棚。
谈到这里,必须要谈到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也可以说,我国的大工程,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南有袁隆平,北有赵鸿钧,一个解决了吃粮问题,一个解决了吃菜问题;一个是杂交水稻之父,一个是塑料大棚之父,都是我国农业界的大功臣。
半个多世纪以来,赵教授钟情于簿膜农业的研究,提出了地膜覆盖、小拱棚覆盖、大棚覆盖等多项农业技术,设计推广了“一面坡式”和“悬梁吊柱式”竹木结构塑料大棚,以及“晋阳型钢结构”连栋塑料大棚,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塑料簿膜农业的发展。
可能有的人并不理解这项研究对我国北方的作用,可以这样说,如果到了冬天,整个北方可能就是老三样,土豆大白菜,萝卜。
但是赵教授研究出来的塑料大棚体系,可以说完完全全解决了整个北方蔬菜吃的问题。
要知道,在1957年左右,我国首都四九城因为减产,而把蔬菜列为了国家二类物资,可见蔬菜在北方是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当然,周风天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能把赵教授请过来,他可以以红星轧钢厂的名义跟那些制造塑料薄膜的厂家合作,并不需要一次性把全款都交齐。
当然,这件事他肯定不会全程参与的,最重要的还是要把这些事留给自己手下四三个人锻炼锻炼,不能什么事都在自己手里。
所以这个任务还是被他交到了许大茂手里,名曰是锻炼他,其实是自己也不想跟这些人打交道,为了钱的事情扯来扯去。
再说了,我国酒桌上的文化还是比较实在的,周风天可不想喝的找不到北,到时候回去被老婆踹出来。
许大茂听到周风天居然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己,也是感到了周风天那浓浓的信任感。
要知道现在在他手底下三个人,其中有两个人,可是他表哥表嫂他都没有叫他表哥表嫂去谈这件事,反而更器重自己叫自己去,说明什么说明自己在周永天的心里地位是不低的。
当然,无形补脑最为致命,周奉天,如果知道许大茂此时的心理状态,可能会厚着脸皮承认一下,对他就是这样想的。
当然,这件重要的事情被许大茂接下之后,下一步就是人员的调配问题,跟厂里要人,肯定是要不到人的,而且也并没有几个工人愿意到这边来干活,毕竟前途渺茫。
所以周风天的方向还是面对广大的农村,要知道这些事都是田里干活的事,你叫那些城里人应聘干这些事情,可能他们自视清高,根本就不屑一顾。
即使他们应聘过来做这些事情,可能也是外行,并不懂。
当然,事情也很好解决,对现在的农村而言,有一份农闲时不忙的工作补贴家用,那可是相当可观的。
更何况周风天的这个部门可是挂着红星轧钢厂的名头,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工人可是很吃香的,简直是铁饭碗。
即使周风天这个部门是阉割出来的,但是对农村出身的人们来说,还是有些高不可攀。
事情也很好解决,周风天跟陈家庄的书记说出这件事之后,那书记可是差点就跟周凤天要拜把子了,要是两人的辈分在那边,可能当天就要拜把子。
当然不能,所有的好处都放到陈家庄里面,让整个部门的人都是陈家庄的人,也不利于管理,所以周风天考虑了许久,还是围绕了周围几个村。
毕竟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如果陈家庄的人全部抱团了,对他阳奉阴违,他自己可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即使他外公是陈家庄的人,在陈家里面的地位不低,也没有用,毕竟有时候利益驱使着别人变恶变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