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震愕原地。
杨丑对眭固道:“还用比么?”
眭固面色不好看,冷哼别过身去:“袁公在河北待民之善,世所共知。”
“河南之民,横遭此劫,本就因曹子修而起。”
杨丑气笑了:“这又是哪来的歪道理?”
“曹子修退不断李郭,又死扼两关,将李郭封在河南之地。这祸患还不是因他而起?”眭固道。
“荒谬之论!”杨丑怒斥:“迎李郭的袁氏有德,以关抗李郭的曹公子反而有错了?”
“好了!”
张杨喝止了两人的争吵:“不要再争了,输赢才是一切。”
“只希望……火能晚一些烧到河内来吧!”
见张杨说到重点,眭固即刻道:“将军背依袁公,前是河南,当速发兵助李郭二将破曹。则河南早定,何尝不是一件功绩呢?”
“李郭大恶,将军素善,岂能助纣为虐?”杨丑高声反驳:“我看应发兵策应曹公子,背击李郭!”
“笑话!曹子修自己都固守轘辕不出,策应他有用?!”
两人再度掐了起来。
张杨内部便是如此,正在剧烈摇摆——
家在并州冀州的人,他们心向袁氏;
家在黄河以南的,则心向曹氏。
张杨本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暂且按兵不动,坐观局势!
兖州。
河南战讯,接连传至。
曹操看过后,便将其放在一旁。
在得知儿子捐粮接纳流民时,他笑了,吩咐身边人:“去封信给夫人,就说从私库取走一半钱,偷偷转到子修府邸。”
“我不太能理解。”曹仁忍不住道。
“哪里不解?”曹操问。
“如今天下,流民是收不干净的,哪一地没有呢?”曹仁摇头:“子修的仁慈是没有太多意义的,何必为此徒废钱粮?”
“看不到意义,是因为你是个纯粹的武人啊!”
曹操笑了,拢袖起身:“我问你,这天下是谁的天下?”
曹仁沉吟片刻,回答:“虽然支离破碎,但还是汉室的天下。”
“是,还是汉室的天下。”
曹操点头,道:“我是不必说的,如果没有天子、没有朝廷,哪能自立门庭为天下正宗,兵讨各处,引得诸士来投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益州之刘璋、荆州之刘表,他们嘴上也是尊奉汉室的,自身亦是宗亲,他们立着的旗依旧是汉旗。”
“孙策,你可以瞧得见的,此子在脱离袁术后,在江东立足便颇为艰难了,只能靠武勇慑服众人。”
“公孙伯圭,之前何等威风?可他斩了刘虞、撇了汉使,视汉室如无物,付出的代价是相当惨重的。”
“天下各路人马,唯有一姓可枉顾汉室,你可知是谁?”
曹仁不假思索:“袁氏!”
“是的,袁氏。”曹操点头,面有羡慕色:“袁氏凭四世……不,如今是五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