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移栽的日期是1279年的3月29日--那天是清明日、又是大祭日。
3、大祭日同时还栽种了同样大小的龙柏一共是2棵,同样是从永兆陆陵迁移过来的。
4、当的栽种龙柏的地方是个小山顶,小山顶是被平整出来的、由于大干旱,龙柏差点干死。
5:栽种后一年的年头,小山顶成了湖心岛,周围有水了,龙拍从此活过来了。
……
嘿嘿--还有这种事--沧海桑田啊--原本是没有这个湖的啊…阿三不禁在心中感叹,忽然又想:那么…这山顶周围的水--这个湖水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还达到了如今的水位的呢?
搜搜湖水的记忆信息?嗯--试试!
阿三又仔细的想了一想,这龙柏是1279年3月29日栽的、因缺水差点干死,后来有了水才活过来的。
这后来…至少是在1279年4月以后的事了吧--
那就这么编指令:
开启外搜--回录,目标物--本主的加连物-湖水,搜查信息时段--湖水形成现在深度的1年内、每个月形成的重大记忆信息--查毕立刻报告--启动!
对!就这么编!当然,与湖水形成加连状态,是不是要跳入湖中去呀?可惜--没带潜水衣装过来…不知把手伸进水里--是不是就可以了?
试试!
于是,阿三又走到水边--找到了一个阜头--还是石板做成的、阶梯式的伸入到湖中的…这个可以用来试试的了。为了保险,阿三又脱了鞋、卷起裤脚…迈入到水下第二级的石扳阶梯平面上,又弯下腰,卷起衣袖,把右手伸入到湖水里、直到浸没整个小臂--然后念想了刚才编好的指令--
这回是在15秒刚过,就有报告出现在阿三的脑子里了--信息条目也不多,只有12条。阿三翻看了二遍,就找到自己所要的信息了:
1、湖水第一次达到如今水位的时间,是1279年的7月2日。
2、湖水高过如今水位的时间是1279年8月27日。
3、湖水回到如今水位的时间是1279年9月11日。
小主,
……
这在时间上,龙柏的记忆信息与湖水的记忆信息是相互吻合的、相互认证的。
那么,湖水又是怎么汇积起来的呢?又是如何上升、又如何回落的呢?难道,还要外搜一下山体的记忆信息?这个工作量可能就大了,不知能不能查--要耗费多少库存能量值?
不过,这山体的记忆信息,也不能全都查--会劳神费力不讨好的。可能--只要查一查这西南边的泄泻口的那块山体的记忆信息,就可以了…很明显,这个泄泻口--就像是人工打造的水位限制器似的--水一高过这个泄泻口,就会被泄放掉--
但是--如果这个泄泻口是人工打造的、那还有可能这泄泻口所在位置原本就是个两山脚的峡口,是人工在这个山脚的峡口位置筑起了一道大坝…这就证明这里就是有皇家的东西--只有皇家有这种号召和组织的能力--在两个山脚的峡口筑大坝,也只有皇家有这个需求--要用一湖水来淹盖点什么吧--决不仅仅是为了让两棵龙柏能成活…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不用再去外搜山体的记忆信息了,直接就定点扫描这里的山体内部场景、以及湖水下的场景--不就更省事吗?定点扫描--不是有5-固体地下1百米内场景、6-流体面下1百内场景--这两个可选项的吗?还有--扫描距离的选项4-1万米直径圆范围内--应该够了--只要把扫描中心点--定在湖心岛的中心--就可以了…
好,就这么办!阿三从阜头上岸,穿好鞋,目测了一下湖心岛大至的中心位置,然后走过去,站定,心中默默念想:
启动定点扫描及回录:扫描中心点、本主所在位置,扫描距离及范围:以扫描中心点为0点-1万米直径圆范围内,扫描目标物及回录信息:人造洞穴及存储物,扫描目标物附近场景:固体地面下1百米内的场景、流体面下1百米内的场景,扫描时间:15秒,即刻开始--启动!
20秒后,一份报告出现在阿三的脑子里了,是一份图景,标题为直径1万米内景物图--地表下1百米场景图、水面下1百米场景图。只移看了一遍,阿三就立刻默念:本报告编号:DT-07-特1号,存档!
五秒钟后,阿三的脑子里,就只剩下这几个字:
DT-07-特1号,存档!
然后,阿三又觉得漏掉了什么,又把D-07-特1号报告打开,仔细的看了一遍,发现了扫描中心点--湖心岛下88米处的秘密--这才笑了:真是--不识此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回过神来后,阿三关闭了脑子里的图景报告,对看得云里雾里的汪副局长、苏青、姚姬、墨菲4人说:我已查看了这里的情况,有重大发现。现在,我们马上回去--嗯--是去哪里比较方便?要尽快招集汪老和陆老,或其他相关的人员,我有要事相告!
汪副局长和姚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没敢下决定,汪副局长摸出手机,拨通他老爸的电话,报告了阿三所说的情况。
汪老的回话是:你们--立刻动身--去文物收藏馆--去陆老的馆里,我们也会马上动身去那里的--这样空等的时间最少。
汪副局长:好好,我们马上动身,这就去陆老的收藏馆…
三分钟后,直升机飞离了湖心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