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初识世情仇应一身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年号从元嘉换成了孝建,又从孝建换成了大明。

桓漱石渐渐出落成一位清俊公子,他最喜欢吹笛弄曲,若不去替人看诊,或不去分发资物,闲暇时他就待在浣娘身边,给她吹笛解闷,从高堂雅乐,吹到民间小曲。

宋与魏青、兖二州作战时,淮北六州几乎乱得不行,大量流民逃往广陵,桓漱石几乎天明就出,暮色归来,行走于难民间,求得其父桓老爷也出了一份力。

但不是所有人都会感谢桓漱石的帮助,以怨报德、恩将仇报之事偶尔也会发生,桓漱石带着一身伤和被洗劫一空的荷包回家,浣娘就会心疼地替他处理伤口,更换新衣。

“你看看你,又被人抢了,你长点心眼吧,下次别去那里了,你又不是神仙,你救不了所有人。”

浣娘简直要心疼死了,嘴上虽然生气,可下手动作却十分小心翼翼,生怕弄疼了桓漱石。

其实以桓漱石这个性子,就算疼了他也不会去怪罪谁。

“神仙也不一定要救所有人呀,这是我心甘情愿去的,帮不了所有人,那能帮一个也是一个。”

桓漱石微笑着说完,突然察觉到浣娘没反应,他立马敛了笑,小心翼翼去看浣娘的表情,果然浣娘又哭了。

浣娘抬手在桓漱石背上捶了两下,生气地哭着道:

“桓漱石你个小混蛋!你要气死我了!呜呜呜!”

桓漱石立马换上讨好的笑,低眉顺眼地道歉,哄着浣娘安慰她别哭了。

“小娘,我会好好保护自己的,真的。”

浣娘只会哭着捶他两下,然后将自己的体己银子拿出来支持桓漱石。

等到桓漱石长到十八岁,因他行善积德,在广陵郡广为人知,这自然,也被权贵们所知晓。

大明元年,以郡守为首,甚至请来南兖州刺史,这一众权贵集会,单独给桓家发了一张请帖。

桓老爷受宠若惊又心生忐忑,打开请帖一看,不得了,居然是真心诚意请桓家四公子桓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