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李世民轻哼了声,望向皇后临摹的字帖,点点头说:“皇后,书法精进不少。”
“和陛下相差甚远。”皇后谦逊的说,把毛笔递给李世民,请求对方指点。
半日内。
李世民,长孙吾皇处于书房临摹字帖,闲情逸致,沉醉其中。
临近下午。
姚公公走进来,躬身汇报:“陛下,左右仆射求见。”
“宣。”
李世民点头说。
姚公公高声宣布后,少顷,房玄龄,杜如晦走进殿内,各自行礼,列于大殿中央。
李世民收起毛笔,晾晒临摹的字帖:“玄龄,克明,临时进宫,有何事?”
“陛下,中书令拟好修建书院的帖子,下午派裴行俭送往尚书省,臣等阅览过,发觉建议挺不错。”房玄龄汇报,从怀里掏出折子呈给李世民。
姚公公快步走上去,接过折子递给李世民。
李世民详细阅览折子,书信内,赵牧详细写修建几处书院,大概位于何处,书院设置的课目,修建书院所花费的金银,和何人前去授课的问题等等。
反复阅览两遍,李世民轻轻点头:“赵牧策略不错,执行力很强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中书令提议,全国各道目前总共修建八座书院,包括骊山书院,恰好九家书院,足够各道学子求学了,臣支持中书令的建议,再者中书令提议,朝廷三省六部官吏,与修建书院的各道官吏,每年花费一旬时间,前去书院授课,臣也支持。”房玄龄说。
折子内建议,基本是骊山书院的复制。
从骊山书院培养贤才来看,房玄龄相信假以时日,各家书院肯定能培养出大量贤才。
“没错,臣支持中书令的计划,越夸越好。”杜如晦抱拳说。
岳麓书院,嵩阳书院...
李世民轻轻喃喃,赵牧规划中,书院规模极大,每处学院容纳两三千人,相较于皇家的学院更大,每年培养不少贤才,唯一让李世民肉疼的是,他打包票声称内驽出钱。
依赵牧的规划,等于狠狠宰他一笔钱。
然而,赵牧的规划有理有据,他又找不出证据,想要借机收拾赵牧都没有借口。
踱步思量片刻,李世民朗声说:“修建书院,需要大量书籍,短时间内恐怕很难,朕以为理当削减书院数量,五座,五座最好。”
钱呐。
内驽聚财不容易,不能让赵牧一下祸害光了。
“陛下,中书令知道陛下担心,所以已经解决了。”房玄龄道:“他的书坊内,整个冬季能把皇宫收藏的藏书副本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