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人老了不中用了

“你这说得太玄乎了。从古至今,不也都没用过这些标点符号嘛,文章不也照样读,意思不也照样明白?”

季正洋摇了摇头,笑着反驳道:

“话虽如此,但有了这些标点符号,你的阅读体验会大不一样。

就像吃饭时有了筷子和勺子,虽然用手也能吃。

但用工具吃起来不是更方便、更美味吗?”

在古代,文章的解读全靠读者的语感、语气助词和语法结构来断句,这样的阅读方式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经常出现歧义,甚至闹出笑话。

直到1919年,经过胡适、钱玄同等教授的提议。

北洋政府教育部才正式颁布了新式标点符号。

给文字阅读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想象一下,作为一个现代人,季正洋在研读那些没有标点符号的唐朝书籍时,就像是在破解一个个古老的密码,头疼不已。

而标点符号的引入,就如同给骑兵配上了马镫,极大地推动了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季正洋深知标点符号的重要性,于是决定给李恪上一堂生动的课。

“你看这句话,‘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你觉得是什么意思?”

季正洋故意卖了个关子。

李恪扫了一眼,满不在乎地说:

“这还不简单,不就是留客的意思嘛,有啥难的。”

季正洋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你再仔细看看,这句话可没那么简单哦。”

李恪皱了皱眉,又读了几遍,发现这句子确实有点绕人。

似乎在“留”与“不留”之间摇摆不定。

季正洋看着李恪一脸困惑的样子,心中暗自窃喜。

他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地开始给李恪讲解:

“逗号呢,就是用来给句子中间的小停顿打个标记;

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了;

问号嘛,就是用来提问的;

感叹号则是用来表达强烈的感情的。”

李恪虽然贵为皇子,但也不是草包,一听就明白了。

季正洋见状,故意挑战他:

“来,你试试用这四种标点符号,去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句话断句,我保证你能得到10种不同的解读。”

李恪一听,有些不信,心想:

“怎么可能?这句子再怎么断,也就那几种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