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领导的面前,陆天顺大大地出了一番风头,这些客商太给面子了,而陆天顺也只不过是抱着平等对待的态度互相多交流了几次。
同时把一些比较新颖的理念交流给了对方。
在最后的签约仪式上,有十六家客商选择了落户平山,他们一是对地价比较敏感,二是认为在平山能减少来自政府方面的麻烦。
而还有十二家客商则是选择了开发区, 认为这里毕竟配套设施完善,交通便利,这个全凭自愿,就是陆天顺也没有说非让人落户平山的意思。
因为就这十六家客商的土地需求,平山县都暂时满足不了,好在从签约到他们把设备什么的运过来,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到时候最起码厂房需要盖好。
剩下的那些也不是就不投资了,有的来到这里后,根据这里的情况,要调整投资方向,有的是原本的设想出了偏差,要加大投资规模,托词也好,实话也好,没有人说不投。
陆天顺感觉自己比县长都忙,什么事都要找他,因为他是协调人,客商把需求告诉他,他再转给职能部门,职能部门的困难也交给他,他再去协调。
楞是把他忙的连回家的时间都没有,好在有周伯名跟他做伴,因为除了他忙,就是周伯名,两个人可真是难兄难弟。
按道理来说,行局的工作较为单一,比起乡镇的工作,相对好处理,但是建设局要建一个新的开发区,涉及的方方面面,几乎是要跟全县的所有职能部门打交道。
好在两个齐心协力,互相搭手,总算有个替补可以指望,特别是陆天顺年轻,大多数跑动或协调的事都是他的,周伯名主要在后方抓总,两个人配合的还算默契。
等土地平整完毕,厂房开始动工,客商们基本上也把设备什么的运过来了。
陆天顺这时候也把给他们准备的工人培训的差不多了,为了动用了电教中心、职教中心和党校,培训了三百多名工人,这些是当骨干的,不是当普通员工的,等全部就位之后,还要继续招聘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