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处大宅书房,也有二人正在讨论这个事情。
看他们这二人的架势,自有一股官气,哪怕他们此时穿得只是便衣,却也掩盖不住的。
就听年纪最小的那个中年人,恭敬地开口对那个年长的人说道:“有好些个同乡找到下官,说这修路的买卖,其实是包赚钱的买卖,而且修路铺桥,也算是个善事,他们也想在我们晋地做起来,还想修一条到京师的水泥路,为我们晋地百姓造福。”
“不过水泥是水泥作坊特有之物,平日里外卖价格比起路桥公司那边的水泥价格要贵不少。就算他们想修,这成本肯定要比路桥公司贵多了。他们想问问,是否能让水泥作坊把价格降下来卖给他们?”
年长的这人,身材魁梧,却又显儒雅,此时听了,便微微皱眉说道:“水泥价格要是降下来的话,就等于是动了陛下和全城百姓的钱,这事儿,怕是不容易!”
他叫杨博,此时担任吏部尚书,是晋人在朝堂上混得最好的。
而年轻一点的这个,同样是晋人,叫张四维,如今的他,才刚被隆庆帝任命为侍讲,官职不算高。
晋人为官中,还有一个,叫王国光,不过此时因病辞官,回晋地去了。
这张四维也是极聪明之人,听到杨博的话,便立刻听出了意思,连忙恳切地说道:“事关我们晋地百姓,还请大人想想办法?”
杨博听了,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过了一会之后,才看向张四维说道:“除非自己能做出水泥来,否则不可能自己去修路。而如今,路桥公司又要修通州到天津卫的水泥路,要说让他们再修晋地到京师的路,怕不知道要等什么时候。且车流少的路,他们未必会愿意修……”
张四维听着他这么一件件事说出来,神态反而不是担心。因为他知道,杨博思虑周全了说出的结果,必然是有用的。
果然,在杨博说了一连串地困难之后,话锋接着一转,又道:“此事不能由我们一家来说,南方那边多雨水,更是比我们要迫切。因此,不妨联合南方各省在朝之官,一起向陛下上奏这个修水泥路的事情。如此,才能确保晋地早点修上水泥路,甚至有可能,把水泥路的好处,也分润一些出来!”
张四维听了,很是高兴,他其实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和其他省的官员联合,却需要杨博这样德高望重的人站出来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