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徐渭的家人和好友。
他的生母,是他爹的妾,因为继母无法生育,才有了他。但是,在他出生之后不久,他生母就被赶出了家门。
徐渭没有亲生母亲的庇佑,从小就被同父异母的兄弟欺负,也被继母欺负,因此,他虽有神童之名,却最终入赘到了一个大明最低级的典史家里。
第一个媳妇是潘氏,两人倒是恩爱,结果在生下第一个儿子还不到两岁时,潘氏时年 19 岁因肺痨去世。
后来,徐渭又娶了妻子张氏,生了第二个儿子。
在这过程中,他找到了生母,不顾当时的社会习俗,把他生母接到了家里养老。
这一次,徐渭寄信给家里,让家人变卖家产,都搬到通州来生活。结果他大儿子徐枚认为他爹又发疯了,坚决不同意。
最后,是徐渭在老家的好友张元忭出钱,带着徐渭的家人,当然,是除了大儿子之外的家人,前来通州见面了。
此时,徐渭的小儿子徐枳问出了他的问题,徐渭娘听了,无言以对,不由得看向媳妇,脸上都是担心之色。
张氏也是差不多,一脸忧色。
说起来,也是徐渭自己不靠谱。他虽有才华,却不善理财,家里一直穷得叮当响。为此,他甚至都让儿子去投靠同族进士徐桓。在他看来,这是他为儿子找得一条出路。
但是,徐枚在那边受歧视不如意,而徐渭却认为徐枚不知道珍惜,为此,父子两人的关系极差。
这一次,徐渭被礼部尚书聘请,总算有了六十两银子,就用这钱在家里置办了一些田产,然后携带剩下的银子来京师。
如果按照历史发展的话,他不想给李春芳写青词,又于礼法和李春芳起冲突,被训斥,因此就提出了辞职,但被拒绝,然后他便不告而别,结果遭到了李春芳的报复,导致他疯病发作,才有了后面一系列的悲剧。
不过在这个位面上,徐渭去京师途中,被李文贵给截胡了。
徐渭给家里去信,说他在通州拜师写书,赚了大钱,让家里变卖田产来通州。
说实话,不要说徐枚不信,就是他家里其他人其实也不相信的。只是,徐渭是一家之主,他做出了决定,他家里人还是要遵守的。
但是,他大儿子徐枚和他关系不好,在不相信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变卖家乡田产,因此就坚决不同意。
徐渭不在,当家的就不是张氏,而是长子。为此,家里其他人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