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征伐大营里。
吕世立大帅,坐在三军中帐,聆听下面的汇报,脸色也变得很不好看。
这个不是废物,当年分成八国,就是他率军同鲁凌岳苦战,而得到现在的这个地位,虽然出身世家,作战的本事也不在话下。
“你是说,我们大军就快兵临城下,他们竟然连城门都没有关?”
“的确是这样的,城门外面还有扫地的,好像根本没把我们放在眼里。”
吕世立怎么感觉到有些坑的意思,为什么我有这么奇怪的想法呢?
“再探一下,回来汇报。”
看了一下周围的武将,便转头看了身边的这位谋士,这位谋士不是其他人,是他亲叔叔。
“叔父,你怎么看这件事情。”
“这件事情透露着有些邪乎,为什么这次虞朝派的是宣王,而不是国师,听传闻国师原来也是主张进攻华夏,但是去了一趟华夏之后被禁足,难道这里面透露着什么信息?”
“叔父,你觉得这里面,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吗?”
“这就是我想不通的地方,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四国加起来近百万人,他们区区的两三万,难道他们还有其他我们不知道的情报。”
此时,外面的士兵又回来。
“将军,我们刚才看见,他们已经关掉了城门,好像是不着急,慢慢关的,看见我们还挥手招呼了两下。”
“你跑了多近去看的。”吕世立有些不太相信。
“我看见城墙上的士兵十分的懒散,就走了比较近,谁知道他们关城门的士兵看见我们,还会挥手打个招呼。”
“那他们说了什么没有?”
“说了,声音蛮大声的,他说我们不进攻就关门啦,等明天开门的时候,你们再进攻。”
“他真的这么说?”谋士听到这话,反问了一句。
“我们两个都是听到这句。”
“他这是想玩我们吗?”谋士站了起来,向外走去。
“叔父,你想去干什么?”吕世立看见他叔父向外走,害怕出事儿。
“我骑马去看看,你们暂时别动,告诉守夜的士兵小心一点,等明天后面的粮草辎重到齐了再商量。”
这位谋士叫吕桐轩,在北国吕氏世家里面,他的计谋算得上数一数二的,做的事情特别靠谱,他最大的过人之处,就是不会被别人激怒。
吕桐轩骑着马来到红谷关外正张望着呢,一直带着疾声的箭矢射中他的座骑 ,他一下没注意,栽在马下,后面的士兵连忙把他扶了起来。
“吕先生,我们还是往后撤吧。”
“不忙,你看他射中的是我的马,而不是我人,证明他是想给我们来个下马威。”吕桐轩刚说完,又一支箭矢射在他的旁边,箭羽还在颤抖。
“先生,上面有封信。”一位士兵的眼睛特别明亮,看见箭矢上面绑的一封信。
“取下来吧,应该不会再射了。”
这位士兵战战兢兢的走在箭矢前面,拔了起来递给吕桐轩。
吕桐轩取下上面的信纸,打开一看,差点气的血压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