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将液体倒出,把奶块放进筛子中滤出乳清,在过滤好的奶块中加入小半勺食盐,用手把盐全部揉到奶块之中。

这样,便算是完成了第一步,制作出了勉强可以称得上是奶酪的东西。

当然,这是和现代奶酪对比的说法。

也不知那售价五百两一份的酪面里,奶酪究竟是个什么口感。

她当然不可能花五百两买一份尝尝,思来想去,也许找时辞“鉴定”一下是个好办法。

若说有什么人有可能尝过这酪面,她还能搭得上话的,目前也找不出第二个了。

白晚落将一部分奶酪分出,又将方才过滤出来的乳清水倒回锅里继续加热。

加热到肉眼可见的微微沸腾,就倒入加过盐的奶酪中,让液体完全没过奶酪。

浸泡半分钟,将奶酪轻轻揉捏,随后把水倒回锅里再次加热。

这个过程重复了足足五次,奶酪逐渐变得富有拉伸性,拉丝的特点也呈现了出来。

终于来到了最后一步。

她将烫过的奶酪轻轻揉捏,这时候奶酪的质地细腻柔滑,就像嚼过的口香糖。

揉捏至光滑的圆球状,可以拉丝的芝士就完成了!

最后她将其切成方便使用的形状,直接放进了空间保存。

看着那份预留出来的奶酪,她觉得直接拿份奶酪去让人家尝尝也挺奇怪的。

想了想,那就做个紫薯奶酪球吧。

从空间中找出之前做芋圆剩下的紫薯,去皮蒸熟,加入蜂蜜混合均匀,压成泥状。

再用滤网过筛,使紫薯泥的口感更加细腻。

随后她将奶酪塞入从“以物换物”中换出来的裱花袋中,把紫薯泥捏成光滑圆球,在顶上挤上一抹裱花。

虽然奶酪有无数种做法,但做得复杂了,会尝不出它原本的口感和味道,就无从和酪面进行对比了。

记得上回时辞说,时府在西街。

拎着食盒,街道上的人愈发少了起来。

西街几乎都是王公贵族以及官员府邸,没有商铺,也少有路过的行人。

她感叹着不管哪里的“富人区”都如此安静,很快就找到了时府。

那朱红色的大门,上面镶嵌着精美铜钉和装饰,无一不在彰显着主人的高贵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