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八这天下午,郭可阳在钓鱼台军营观看近卫师士兵学习写字。

起初卢象升、孙传庭也没有什么教材,刚开始几次教写字,都是想到什么便教什么。

上次皇帝要求近卫师中每个士兵都要先会写名字,便对人员进行了调整,基本达到了每个班都有一到两名识字的士兵,让会写字的教其他不会的。

这些所谓的会写字的士兵,其实文化程度也极为有限,识字多的也就会写几百个字,少的也就几十个,但是好在有胜于无。

后来孙传庭想到,之前皇帝招收燕山讲武堂新生布告里的内容,要求会背写《千字文》。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千字文》是蒙学学字的启蒙教材,全篇一千个常用字,既押韵又好记。便去城里买了一千多本《千字文》,全师上下人手一本,每次逢三逢八的习字日,便以千字文进行教学。

教材的问题算是解决了。但是十月初三那天练字的时候,郭可阳发现士兵们没有纸和笔,练习的时候都是以班为单位在校场上单位蹲成一圈,用树枝在地上划着练习。

纸的问题好解决,但是笔的话,如果用毛笔,对于士兵来说是真的非常不便,还需要用砚台蘸水磨墨,好不费劲。

于是灵机一动,想到后世的铅笔,要是有这玩意儿就好了,既便于书写又便于携带。

而且铅笔也不是什么技术复杂的玩意儿。就是石墨加上黏土混合均匀,做成细条状,再用木条刻槽夹住墨棒,用胶粘合上即可。甚至可以直接用纸,将墨棒紧密的卷成合适的粗细即可。如果没有石墨,用写字的烟墨也可以替代。

于是便令人叫来御用监掌印太监和木匠匠头。将制作铅笔之法告知他们,命御用监试做铅笔。

至于墨与黏土的比例,郭可阳哪里知道,让他们自己去试验去吧。越快越好,最好初八之前能做出来一批,价格还不能太贵。

于是初八下午,近卫师的士兵们便用上了铅笔写字,再也不用在地上用树枝练字了。

“此物莫不就是古时书中所说的铅笔?”孙传庭拿着手中的铅笔一边研究一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