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孟胡生妥协,北境毛熊之乱!

虽说朝廷已经要来剿匪了。

可以他对朝廷的了解,派来的人定然不是什么精锐。

说不准就是各地千户汇杂起来的,打打普通土匪尚可,可若是要攻打如今的新汉军,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虽然战事未起,但已经可以预料,必定是一场持久战。

可叹他没什么本事,只能认命,替百姓谋一时之安了。

而且,新汉军能将毕节的情况了解的这么清楚,那定然是那所谓的思想工作,已经做到了毕节百姓们中间。

毕竟谁不希望拥有自己的土地呢?

毕节纵然贫苦,可也是有不少好地的,只是这些地都掌握在大地主手里。

故而百姓和地主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若非杜敏之多年苦心经营,这毕节说不准乱成什么样呢。

就算他不去,也会有其他人打开城门,不如他去。

正好他也想见一见杜敏之。

..................

而此时的雷公山并没有因为即将到来的大战而慌乱,反而有种大战前的祥和。

义务教学运动,正热火朝天的开展着。

赵玉知道自己实力有限,所以她必须想办法, 将如今地盘上的百姓,牢牢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如今的新汉军正式军队已经有两万了。

雷公山和各个县城一共驻扎了一万人,另外的一万人,在章雄的带领下分批潜入湖广。进行剿匪实战。

没见过血的兵,如何能应付之后和朝廷的大战。

而坐镇营地的赵玉也没闲着。

每天奔波在各村镇乡县,亲自画地开办学堂,担任政委的书生们,除了给帮助百姓的军士做思想工作,协助田产再分配,还多了一项任务,当夫子。

而与此同时,各个县城的防御工事也在修缮,雷公山到各县城的道路,山内和山谷内的道路设施,也都在整改。

一万多驻军,不用起来天天放在那,实在是可惜了。

这让赵玉怎么看的过眼。

恨不得所有人都变成骡子。

而地方的农民自卫队,也都在新汉军士兵和政委的帮助下,完成了简单的作战训练。

三三制的战术穿插和战术突围,亮瞎了周匪的眼睛。

分则各自成军,合则勇猛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