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白话文:具有上等品德的人不表现自己的品德,所以实际上是有品德;具有下等品德的人刻意表现自己不失品德,所以实际上没有品德。上等品德的人顺其自然而无心作为。上等仁爱的人有所作为但也是无心而为。上等义气的人有所作为且是有意而为。上等礼仪的人有所作为却没有人响应,就会伸出胳膊强迫别人服从。所以失去了“道”之后才有了“德”,失去了“德”之后才有了“仁”,失去了“仁”之后才有了“义”,失去了“义”之后才有了“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表现,是祸乱的开端。所谓的先见之明,只是“道”的虚华表象,是愚蠢的开始。所以大丈夫要立身敦厚,而不居于浅薄;要心存朴实,而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浅薄虚华而取敦厚朴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三十九章
原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白话文:从前得到“一”的情况是:天得到“一”而清明;地得到“一”而安宁;神得到“一”而灵验;河谷得到“一”而充盈;万物得到“一”而生长;侯王得到“一”而成为天下的准则。推而言之,天如果不能保持清明,恐怕就会崩裂;地如果不能保持安宁,恐怕就会荒废;神如果不能保持灵验,恐怕就会消失;河谷如果不能保持充盈,恐怕就会枯竭;万物如果不能生长,恐怕就会灭绝;侯王如果不能成为天下的准则,恐怕就会失败。所以尊贵以卑贱为根本,高以低为基础。因此侯王自称“孤”“寡”“不谷”。这难道不是以卑贱为根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是没有荣誉。因此不要像美玉那样华丽,而要像石头那样朴实。
第四十章
原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白话文:循环往复是“道”的运动方式;柔弱是“道”的作用表现。天下万物产生于有形的物质,有形的物质又产生于无形的“道”。
《道德经》帛书版第三十一章到第四十章解读如下:
第三十一章解读:
这一章强调了兵器为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只有在不得已时才使用。战争会带来破坏和痛苦,即便战胜也不应赞美战争,而应以丧礼处之。这体现了老子对战争的审慎态度和反战思想,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平,避免滥用武力。君子应贵左,象征和平、仁爱;用兵贵右,代表战争的严肃与不得已。
第三十二章解读:
“道”恒无名,质朴微小却有强大的力量,能让万物自动归附。天地相合而降甘露,象征自然的和谐与平衡。开始制定有名的制度后,应懂得适可而止,否则会陷入危险。“道”如小谷之与江海,虽看似微小,却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和智慧,能容纳万物。
第三十三章解读: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强调了解自己比了解别人更重要。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说明战胜自己的欲望和弱点才是真正的强大。知足者富,懂得满足的人内心富有。强行者有志,努力不懈的人有志向。不失其所者久,坚守根本才能长久。死而不亡者寿,精神的永恒才是真正的长寿。
第三十四章解读:
“道”广泛博大,可左右万物却不居功自傲。成功遂事而不占有名誉,万物归附也不为主宰,体现了“道”的无私和谦卑。因其无欲,可名于小;又因万物归附,可名于大。圣人能成大,正是因为效法“道”,不自我夸耀,以谦卑的姿态成就伟大。
第三十五章解读:
执大象,即掌握“道”,天下人都会归附,且归附后不会互相伤害,带来安宁平和。音乐和美食只能短暂吸引过客,而“道”虽平淡无味,却有无尽的价值。它看不见、听不到、用不完,提醒人们要超越物质的诱惑,追求“道”的智慧。
第三十六章解读:
这一章阐述了一种辩证的策略,欲歙先张、欲弱先强等,体现了事物的转化规律。同时强调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提醒人们要懂得隐藏实力,避免过度张扬,以柔克刚才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