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孔子的学生子路,在早期为了表现自己的勇敢和正义,刻意去做一些见义勇为的事情,虽然行为看起来是有“德”的表现,但这种刻意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扬,其实还处于“下德”的层次。而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和传播仁爱思想,并非为了外在的名誉和利益,而是出于对社会和人类的关怀,这就是“上德”,是真正发自内心、自然而然的德行。
具有“上德”的人,顺应自然规律做事,没有什么功利性的目的和想法;“下德”的人,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有所作为。
“上仁”的人去做事情,也是发自内心的自觉,没有功利性的目的;“上义”的人做事是为了履行义务、承担责任等,是有目的的行为。
在战争时期,许多革命先烈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的付出和奉献是出于内心的仁爱和对国家民族的深情,这是“上仁”。而有些人为了朋友之间的义气,帮朋友打架斗殴,虽然也有“义”的行为,但这种“义”是为了满足朋友之间的情感或者其他目的,属于“上义”中有目的的行为。
推崇“礼”的人,如果推行“礼”却没有人响应,就会挽起袖子强迫别人去做。
古代的一些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制定了严格的等级礼仪制度。当百姓没有按照这些礼仪制度去做的时候,统治者就会用强制的手段去逼迫百姓遵守,这种“礼”已经偏离了它原本的意义,成为了统治的工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以,当人们失去了“道”,才会去强调“德”;失去了“德”,才会去提倡“仁”;失去了“仁”,才会去讲“义”;失去了“义”,才会去重视“礼”。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当人们最初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循“道”的规律时,不需要过多的道德规范和约束。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偏离了自然之道,于是开始强调道德、仁爱、义理和礼仪。比如在商业领域,最初人们以诚信为本,相互信任,遵循着基本的商业道德和规律。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利益的诱惑,一些人开始违背诚信原则,于是就需要用法律、合同等“礼”的形式来规范商业行为。
“礼”这种形式,是人们忠信之心淡薄的表现,也是社会混乱的开端。那些所谓的预先的认知和判断,只是“道”的表面现象,是愚昧的开始。
一个有智慧、有格局的人,会选择处在敦厚、朴实的境地,而不会居于浅薄、浮华的状态;会选择追求实在的本质,而不会追求表面的华丽。所以要舍弃那些虚华浅薄的东西,选择实在敦厚的东西。
在现代社会中,有一些企业,不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创新,只注重包装和宣传,追求表面的华丽和短期的利益,这种企业往往难以长久发展。而那些专注于产品研发、注重品质和服务,脚踏实地、务实创新的企业,才能够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获得长远的发展,这就是“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的体现。
帛书版《道德经》第三十八章故事情节:
故事(一)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个国家,它的国君以仁德治国,深受百姓爱戴。这位国君堪称“上德”之人,他的治理并非刻意去追求表面的仁德之举,而是自然而然地顺应天道,以无为而治的方式,让国家繁荣昌盛。
在他的治理下,百姓们安居乐业,民风淳朴。国君不强调繁琐的礼节和规范,而是注重培养人们内心的善良和正直。他深知,真正的“德”并非通过外在的形式来体现,而是源于内心的真诚和对道的遵循。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君的继任者却逐渐偏离了这种“上德”之道。这位继任者自认为不能失去仁德之名,于是开始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试图通过这些来维护国家的秩序。他可谓是“下德不失德”,过于注重形式上的道德标准,力求不失去所谓的“德”。
继任者大力倡导“仁”,鼓励人们相互关爱、帮助。在一开始,这种倡导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乐于助人的现象,人们之间也显得较为和睦。这便是“上仁为之而无以为”的体现,虽然有“仁”的行为,但并非刻意而为。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开始涌现。人们对于“仁”的理解和实践也变得各不相同,争论和冲突逐渐增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继任者又强调“义”的重要性,明确规定了什么是正当的行为,什么是不正当的行为。这就如同“上义为之而有以为”,有了明确的标准和规范。
然而,即使有了“义”的准则,人们对于正当之事的定义又产生了分歧。于是,为了让大家的行为更加统一,继任者进一步强化了“礼”的规范。他制定了详细的礼节和仪式,要求人们严格遵守。可是,当他推行这些礼节时,却发现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响应。有些人觉得这些礼节过于繁琐和束缚,不愿意去遵循。
继任者见状,便强行推行礼节,甚至对不遵守的人进行惩罚。这便是“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的写照。他不明白,真正的“道”已经在这些过度的人为规范中逐渐迷失。
在这个国家中,有一位智者。他看到了国家的变化,深感忧虑。智者明白,最初的国君所遵循的“上德”才是真正符合道的方式。而如今的继任者,虽然努力维持着表面的道德秩序,但却因为过于追求形式,反而失去了真正的“德”。
他想起了道德经中的话:“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智者意识到,过度依赖礼节和规范,而忽略了内心的真诚和对道的感悟,最终会导致忠信的淡薄,成为混乱的根源。
智者决定离开繁华的都城,前往山林中隐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修行,重新找回那份失落的“道”。在山林中,他与自然为伴,感悟天地之间的规律和真谛。
多年后,国家陷入了混乱和争斗之中。人们被繁琐的礼节和各种规范所束缚,失去了内心的自由和真诚。而那位隐居的智者,虽然过着简单的生活,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宁静和智慧。
有一天,一些年轻人偶然间遇到了智者。他们被智者的气质所吸引,向他请教如何解决国家的困境。智者微笑着说:“你们应该回归到最根本的‘道’上,放弃那些过多的人为规范和束缚。真正的‘德’并非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心的自然流露。当你们能够顺应自然,遵循天道时,国家自然会恢复和谐与安宁。”
小主,
年轻人听后,若有所思地离开了。他们开始反思国家的现状,并将智者的话传播给更多的人。渐渐地,一些人开始尝试放下繁琐的礼节,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虽然改变并非一蹴而就,但国家的风气也慢慢地发生了一些变化……
这个故事以古代为背景,展现了帛书版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中所阐述的道理。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德”是自然而然的,而不是刻意追求的。当我们过于依赖外在的规范和形式时,可能会逐渐偏离道的本质,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只有回归到内心的真诚,顺应自然之道,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与美好。
故事(二)
在繁华的现代都市中,有一家名为“盛华”的大型企业。王强是这家企业的高层领导。
盛华企业在行业内一直享有盛誉,业绩出色。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王强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
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公司内部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主张采取一些不太道德的手段,比如降低原材料质量、压缩员工福利等;另一种则倡导坚守道德和仁义,通过创新和优化管理来提升竞争力。
王强深知,选择前者或许能在短期内带来显着的经济效益,但从长远来看,必然会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员工的忠诚度,这正如帛书版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中提到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经过深思熟虑,王强决定坚守道德和仁义。他加大了对研发的投入,鼓励员工提出创新的想法,同时努力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
在这个过程中,王强遭遇了诸多困难和阻力。一些股东对他的决策表示不满,认为他过于理想化,会影响公司的盈利。一些竞争对手趁机散布谣言,试图破坏公司的形象。
但王强始终坚信自己的选择。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的创新产品在市场上获得了高度认可,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被充分激发,企业的凝聚力大大增强。
最终,盛华企业凭借着良好的口碑和优质的产品,不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还实现了持续的发展和壮大。
王强深刻体会到了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在现代社会中的智慧,明白了只有坚守道德和仁义,企业才能真正实现长远的发展和成功。
帛书版《道德经》第三十八章现代社会分析:
帛书版《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对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上德”与“下德”的表现。例如,一些真正热衷于公益事业的人,他们默默无闻地付出,不追求名誉和回报,如一些长期在偏远地区支教的志愿者,他们投身于教育事业,只是为了帮助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这种发自内心、不图回报的付出,便是“上德”。而有些企业或个人,在进行慈善活动时,更多地是为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或个人声誉,为了获得税收优惠等利益,虽然表面上在做“善举”,但这种带有功利性目的的行为,便是“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