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是这分析那论证的费了一番口舌,嬴政大手一挥,工程得以继续进行。
确实,完工后韩国的肠子都悔青了,因为这条郑国渠修通后,关中平原一百多万亩土地得到灌溉,粮食那是翻了倍的增产,使秦国实力大增,打起架来再也不怕饿肚子了。这么一来,反倒加速了统一六国的进程。正应了老子那句:福兮祸所依呀!
西汉开疆拓土,把匈奴打的找不到放牧的地方。而西域都护府的第一任行政长官,就是郑家人,叫郑吉。
当年的郑吉,名头可以说响遍了现在的新疆。吐鲁番、库车、吉木萨尔等,都属于郑吉的管辖地盘。
到了东汉,有个叫郑玄的,博览群书,文通古今,整理了很多着作,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其后郑姓虽然也有在各个朝代和领域做官的,但精彩故事并不多。
直到明朝时候,由于前任皇帝下落不明,明成祖朱棣不放心呀。有人说建文帝跑到了海外,于是朱棣下令成立航母编队,打着贸易的旗号,出去看看能不能把朱允炆逮回来。
经过选拔,任命郑和为代表团团长,带队到南洋出使。
有人奇怪,朝廷那么多人,为什么要派个太监出去呢?
一来在郑村坝进行的靖难之战中,郑和立了大功,显示出优秀的军事才能。所以被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把马姓去掉,赐姓为郑。
所以郑和严格来说不是郑家人,而是姓马。但是既然人家改了姓,那就得接纳。
二来郑和对于佛教和伊斯兰教比较精通,出访时候多会几门外语,总是不会有错的。
郑和的早年经历不祥,是自愿还是被迫做了太监,现在也没地方打听去了,反正这位肯定是正宗的太监,那是不会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