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方圆几十里未见人影

此刻,全场寂静无声。

因方阳解析得透彻,连正史都搬了出来,明示传承玉玺乃蓝田灵玉制成。

此刻,他们只能彻底接受现实。

一旁的陈所长惊讶地看着方阳,虽他也知晓相关历史,但他自认无法像方阳这般条理清晰地表达。

至少,他必须查找资料确认后才能说得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要知道,他与何院长不同,他是专研古物的学者。

换言之,在古物知识领域,全国无人敢言比他专业。

正因为如此,他更觉方阳非同凡响。

陈风叹了口气:“之前的皇后玉玺已让我惊讶,不料皇帝所用之物亦如此小巧!”

方阳尴尬一笑:“此非皇帝所用!”

“啊?何意!”

陈风再次困惑,周围的观众同样迷茫。

方阳思索片刻,回答道:“传承玉玺仅具象征意义,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所刻,那在此之前,他用何物,你是否考虑过!”

“这...确实未想过!”

"六宝印你们可曾听闻,那是秦汉年间,帝王除却传国玉玺外的六枚宝玉印鉴!"

此言一出,四周众人无不咋舌。

此事他们何曾知晓?

一直以为帝王只需一枚印鉴便足矣。

岂料尚有六枚隐藏其中。

即便是陈风,亦是首次闻听此秘。

只因他对历史的探索尚浅矣。

方阳微微一笑:"秦汉之时,帝王佩戴的六宝印皆由白玉雕琢而成,其上皆刻有螭龙之形,其作用我先前已述,乃用以封泥盖印。"

"六宝印分别为:一,巡狩宝印,用于册封领地;二,帝尊宝印,用以赐予诸侯;三,信符宝印,用于调遣兵马;四,天子巡狩宝印,用于召见大臣;五,天子尊宝印,用于册封异国君主;六,天子信符宝印,用于祭祀天地神祗。"

"此制沿袭至晋、隋,直至唐朝,再增神宝、受命宝,成八宝印!"

"故此,传国玉玺仅是象征,独特而独立!"

【人气】+1+1+1+1...

——【哎呀哎呀,我竟然听得如此专注,若是当年有方阳这样的老师,我必能考入仙门。首次听讲历史,竟如此引人入胜,都是我不曾知晓的秘闻。】

——【牛人,我今日定要反复观看方老师这段讲解,届时用来炫耀,绝对有效。不信有人会对这个不感兴趣,关键是他们肯定不知传国玉玺如此微小,非和氏璧所造,单凭这六宝印,我就够吹一年的!】

——【我华夏人只知传国玉玺,谁曾听说其他宝玉印鉴。想来古时帝王出行,腰间只怕要束紧,否则挂着一串‘珍珠’,怕是要掉落。若皆换为巨型宝玉印,那场面定然壮观。】

——【秦始皇当初琢制传国玉玺,本意传世,却未料二世即终,依我看,许是玉玺太小之故,若其大如人头,说不定能传承数代。】

方阳解惑之后,众人皆惊叹连连。

今日此行实属不虚,不但目睹了传国玉玺现世,更习得诸多颠覆认知的史识。

这些知识平日难以触及。

只因热衷于观看方阳的直播,使得他们的见识与知识库更为丰富。

对于那些正在看直播未能前来之人,唯有无力地捶胸顿足。

要知道,这可是传国玉玺。

华夏无人不晓。

它见证了华夏千年的统一历程。

谁不想一睹其容。

可以预见,一旦此宝玉印的消息流传开来。

华夏恐怕将为之震动。

不仅学界,便是寻常百姓亦渴望一窥传说中传国玉玺之真面目。

陈风已然回神,凝视着微小的玉玺,难以置信地说:"昨日随你挖掘出永乐大典,今日又挖出传国玉玺,近几日跟随你,比我一生的经历还要精彩!"

方阳闻言轻笑:"有这么夸张吗?"

"这可是传国玉玺!非砖石,我亲眼见证其出土,此生已无遗憾!"

听他如此夸赞,方阳无言以对,不知如何回应。

陈主任点头赞同:"他说得对,我真未料到,临时过来看看,竟有幸目睹传国玉玺问世,真是天佑,作为考古人,能亲眼见此物出土,此生无憾矣!"

连旁边的工友都激动不已:"回去后我能吹牛一番,我见过传国玉玺,还是第一个见到的,厉害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