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宣国都,长安城内寸土寸金,想要开设一家剧院,那占地不能小了,就光从书信中来看,这起码也得十亩地起步吧。
这内城里的十亩地皮,那是不用想了,有没有钱另说,关键还可能买不到。
那就需要把这主意打向外城,牛达想了想,自己也并不清楚外城的田地买卖,索性就将这事交给了马管家。
马管家当即点头应下,拱了拱手便告退离开。
牛达转头看了眼牛虎,开口嘱咐道:
“即是王平来信了,你这当哥哥的,平时也上些心,若是有合适的,便跟你马叔通个气。”
“如今已是快九月了,离明年春闱也没几个月了,到时候你们兄弟俩就能相见了。”
“这小子人不错,你好好待他。”
“好,孩儿知道了。”
牛虎笑着点头,自是对这个解元郎兄弟好奇不已,毕竟不是谁的事都能被拿到朝堂上商议,让长安城中众多学子议论的。
又过了几日,皇宫,太极殿。
殿内静悄悄的,宣帝一如往常批阅着一本本奏折,思无量则恭敬的侍候在一旁。
宣帝每日处理这奏折都是海量的,为了管理大宣,这奏折之中不但有京官的,还有各州各道的。
其他道的奏折和以往没什么不一样,只是这南淮道里的奏折,却让宣帝微微蹙起了眉头。
去去年与楚国战罢,朝廷虽对滔河又多加治理,可终究也只是将滔河的影响范围变小了一些,加之因为去年水灾的缘故,南淮道的百姓,虽比去年好过一些,可依旧苦不堪言。
不少州县,今年的粮食产量都是大减,马上不久就要入冬,当地百姓又该怎么度过难关。
宣帝放下朱笔,用手指捏了捏眉心,不由的有些头疼,略微思忖片刻,开口道:
“召左仆射萧靖远,右仆射董舒,户部尚书戴昼,进宫议事。”
思无量点点头:“奴婢领命。”
说罢便朝着殿内的小太监开口道:
“陛下有旨,召“召左仆射萧靖远,右仆射董舒,户部尚书戴昼,进宫议事。”
“奴婢领旨。”
小太监跪伏在地,很快又起身匆匆走了出去。
过了好一会儿的功夫,太极殿内三人才穿着官服匆匆赶来,三人对视一眼,待站好便一同拱手朝着宣帝拱手道:
“微臣,见过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