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成好奇地问:“我们看什么戏?”
高洋提议不如大家就在食堂一起观看,这样把神州奇侠的氛围,推广开来。
在场几百人,无不欢欣鼓舞。
大幕拉开:
仲夏的雨夜,风雨如瀑。山间的小路,满是泥泞。
一双如灶火台里的栗炭,红得像远山的繁花的布履。
这人的身披北国的雪般白衣,下身着南国的雨样白裳。
青年面如春风,给人一股暖流,给人一份希望。他的双眸,流出一泓清泉的清爽。他的手中握着一把满是缺口的四尺长剑,猩红的血水被“哗哗”的小溪流带向远方的大江。
他原为刺杀古道而来,今却为古道而临阵变节,弃剑宗转投剑门。
他也不知道为何自己会忘了杀手的使命,去做一只引发两大剑派的对决的信鸽。剑宗和剑门,必将一战,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路在何方,这是他心中的疑惑。古道只说一句话,“一路向你心中向往的净土走,你会进入你命中属于你的地方”。
他的后面追来的可是剑宗的四徒弟剑妖以及十位弟子。
白衣青年在剑宗只不过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剑客杀手。
他外不可与吴惊魂夺魂一刺相媲美,内不可与阿修罗的修罗煞比拟。他的第一次刺杀就是刺杀古道,第一次则失手。他如何与远胜自己十倍的对手抗衡,他茫然地踏在寻找剑源的路上。
小主,
一行十一人,为首者四十岁左右,她打扮地花枝招展的样子,沿着血水寻找李青莲的踪迹。
她身后的十位女子年约二十三、四,跟着师傅苦寻三月有余。
她们是剑宗的第三代弟子属泛泛之辈,一人除外,此人就是剑妖的大徒弟萧蕤,她是可以和梦幻相媲美,但是难望姜莹项背。
萧蕤的如负重压,在此行的途中遭遇不少武林人士埋伏,剑宗的人出了洛阳,十分遭人恨。
在半年前,这事也许不会发生,但是古道号召的三大起义后,武林中人,纷纷以为“剑祖未死,重出江湖”,自此庐山派掌门令狐统,号召三山五岳结盟。
三山五岳素来与五湖四海交善。三山五岳结盟,另图联合五湖四海,欲成可以抗衡天下三分的联合门派。
李青莲的行走的路线,十分诡异,穿州过郡,习以平常,如今不知入何方地界?
李青莲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他需要休息和进食,调整一下自己的身体状态。
此地荒郊野外,如何觅食?他只好找一个安静的石头睡上一觉,以忘却腹中的饥饿。
他的睡是半醒的,生怕什么人把他结果了。他只要闻到血腥味,则睁眼起身离开。他惺忪的睡眼,给他那双灵性的眼眸添了一份稚气,略显可爱。
他走了不久,遇见一条清溪,便弯下身子清洗脸上的污垢。
他望着水中的那张清逸的脸蛋,他似乎没有一丝的在意。在他心中的一切,就是可以完成这次任务。
他回忆此行路途遥远,但是追兵却不多。也许剑宗不在意自己这样的无名小子吧!他看来自己猜错,在四周杀气凝重。
十一人围成一周,最大空隙的二人是剑妖和萧蕤。李青莲决不会从那冲出包围,遂下定决心从人多的地方下手。
在西南三人,怒气冲冲,有意将几月的奔波之苦发泄在罪魁祸首的头上。
残剑一柄,倦人一名,杀心起,剑气漫,剑光闪。三人见势,不慌不忙地站在原地,做格挡状待剑气、剑光劈至之际,三人倏然移形换位,三人分别出招,三道的剑光如不及青莲的红光般闪耀,但是淡紫色的妖冶的剑光刺向李青莲的喉咙、心脏、头颅。
三人的光芒,不及刺向李青莲。李青莲的残剑,电掣般狂舞三朵红色剑花。
剑花如莲花大,如火焰劲射而出。三人仗剑格挡残剑的去势,三人的剑法用得正是剑宗所创的清渊剑法,也是剑妖的最凌厉的剑法。
剑妖凭清渊剑法博得剑妖之号,剑妖在剑宗十一客中威名不显,剑法比不上大师兄剑邪,更不比不上自带武学入剑宗的剑鬼,甚至不如晚自己几年入门的剑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