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能量屏蔽装置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工程建设和技术调试。林羽和科研团队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们与工程师们密切合作,日夜奋战在施工现场。
在建造过程中,他们遇到了许多技术难题,比如如何确保能量屏蔽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何在不影响联盟正常星际航行的前提下,合理设置屏蔽装置的范围和强度。
面对这些难题,林羽和科研团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不断地尝试新的技术和方法。他们经过多次实验和改进,最终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能量屏蔽装置终于建成并投入使用。当宇宙射线再次来袭时,能量屏蔽装置成功地发挥了作用,阻挡了宇宙射线的传播,保护了联盟内的能量矿石和星球。
随着能量屏蔽装置的稳定运行,联盟边境的危机暂时得到了解决。林羽和科研团队也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他们回到科研基地,继续投入到模拟黑洞通道实验装置的研究和测试工作中。
在后续的研究中,科研团队不断地优化模拟黑洞通道实验装置的性能,使其能够更加真实地模拟黑洞通道内的环境。他们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数据分析,逐渐掌握了黑洞通道内引力和能量波动的规律,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抵御方法。
同时,科研团队也在不断地探索如何利用黑洞通道的特殊性质,为联盟带来更多的利益。他们提出了一些大胆的设想,比如利用黑洞通道进行超远距离的星际通讯,或者建立一个基于黑洞通道的星际运输网络。
这些设想虽然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但已经引起了联盟内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人对黑洞通道的研究充满了期待,他们相信,随着科研团队的不断努力,这些设想在未来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在林羽的带领下,科研团队在能量矿石可持续利用和黑洞通道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虽然他们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联盟内的民众对黑洞通道和能量矿石的研究也逐渐从最初的担忧和恐慌,转变为理解和支持。他们看到了科研团队的努力和成果,相信这些研究将为联盟的未来带来更加美好的前景。
在未来的日子里,林羽和科研团队将继续肩负起探索宇宙奥秘的重任,为联盟的发展和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但他们毫不畏惧,因为他们相信,科学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为人类的未来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随着能量屏蔽装置成功抵御宇宙射线,联盟边境的危机暂时解除,科研团队也得以全身心投入到模拟黑洞通道实验装置与能量矿石技术的深度研究中。然而,就在科研工作稳步推进之时,联盟内部却因为资源分配与科研方向的分歧,陷入了一场激烈的纷争。
部分星球认为,对黑洞通道的研究投入巨大且风险过高,这些资源本应更多地投入到民生建设与现有能源的优化利用上。他们担心,一旦黑洞通道研究出现不可控的意外,整个联盟都将承受难以估量的后果。而支持科研的星球则强调,黑洞通道研究是联盟未来发展的关键,关乎到突破能源瓶颈、拓展生存空间的重大战略。
在联盟议会上,双方代表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来自农业星球绿源星的代表罗斯情绪激动地说:“我们的星球正面临着严重的土壤退化问题,民众的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可大量的资源却被投入到那个充满未知的黑洞研究中,这对我们公平吗?”
工业星球铁城星的代表格纳则反驳道:“目光短浅!黑洞通道研究一旦成功,带来的将是全联盟质的飞跃。能源问题解决后,我们能拥有更先进的技术改善各个星球的环境,包括绿源星的土壤。”
林羽坐在一旁,眉头紧锁。他深知双方的诉求都有其合理性,但此刻科研正处于关键阶段,一旦中断,之前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他站起身,沉稳地说道:“各位代表,我理解大家的担忧和诉求。但请相信,我们的科研团队一直在谨慎前行。每一步研究都经过了无数次的论证和模拟。而且,能量矿石的可持续利用技术已经取得了进展,这不仅能解决当下的能源问题,还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至于黑洞通道研究,它虽然风险高,但回报也是巨大的。我们不能因为害怕风险就放弃探索,这是联盟走向更广阔宇宙的必经之路。”
小主,
尽管林羽据理力争,但纷争并未就此平息。一些星球开始暗中削减对科研项目的支持,甚至撤回了部分科研人员。这给科研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模拟黑洞通道实验装置的研究进度被迫放缓,许多实验因为缺乏足够的资源和人力无法正常开展。
林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一方面要安抚科研团队的情绪,鼓励大家不要放弃;另一方面,还要想办法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他四处奔走,与各个星球的代表进行沟通和协商,试图说服他们重新支持科研工作。
在一次与中立星球星辰星代表的会面中,林羽详细介绍了科研的最新进展以及未来的规划。星辰星代表被林羽的坚持和科研成果所打动,表示愿意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支持。这让林羽看到了一丝希望,他知道,只要能争取到更多中立星球的支持,就有可能扭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