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除了上面的三纲五常之外,汉武帝时期尊的儒家,是公羊派的儒家。
也就是那个说十世之仇,犹可报之的那位。
按照他的思想,君仇必报,父仇必报,国仇必报。
哪怕就是仇人死了,都过几百年了。
你的后代,也要去把对方的后代宰了,只有这样,才能算是彻底的报了仇。
随着这种儒家思想的引导,写史的史家,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大家在看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神州五千年,看着好像有很多朝代都无比强盛,但在史书对于强盛的记载很少。
但对于外敌的记载却很多,而且这些记载中,多数都是神州吃亏的情况。
似乎神州有四千年的时间,都是在挨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记仇。
如某某年某某年,匈奴多少多少人打过来了,在神州内地,劫掠了多少多少东西。
记上,改天后人强大了,我们要打回去。
某某年某某年,匈奴又派了多少人过来。
劫掠的多少东西,记上,后人强大后,我们记得要打回去,要报仇。
某年某月,我们的使者,在哪里受了什么样的欺负,我们回头就打过去了。
仗是打赢了,但因为什么原因没有灭国,没有把那地盘占据。
这仇不算报,记上,后人有能力要打回去,要灭其国才算报仇。
某年某月,在哪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地盘,上面物资很充裕,就是太远了。
记上,我看到的就是我的。
不对,是我们有个商队在这里被他们截杀了,后人有能力记得打过去。
某年某月,我们听说哪里有个好地方,他知道我们的存在,还敢不来朝贡。
甚至他们还敢自立为王,记上,后人有能力,记得打过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是仇,得好好记,你看历史上的所有关于神州被打的记录,都是极为详细的。
来了多少人,造成了多少损失,都是记得明明白白的。
但是,打回去的,记得就很模糊了。
除非是全胜,损失还不大,地盘也打下来的了,那么史书上才会多出一点笔墨。
不然的话,就算你打回去了,史书上也就两行,最多三行。
比如出兵多少,谁带队,打了多久,没了。
另外,这种仗你最好要打赢了。
而且打赢了,也只能算是报仇,甚至连开疆扩土都不能给你算上。
但是你要打输了,那你就等着挨骂吧,编史的人告诉你,什么叫史笔如刀。
所以历史很多的皇帝,打赢的仗记录都不是很多。
因为在世人眼中,这就是皇帝应该做的,你只是去报仇而已,不值得去大书特书。
比如朱元璋拿回幽云十六州,你甚至很难在网上找到,关于这一场战斗的具体过程。
但是,你要是搜大明战神朱祁镇的土木堡之变。
它的资料能详细到日期,甚至是时辰,参与的人物,整个战役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参与人物的表现等等。
虽说这土木堡之变,可以说是给大明埋下了灭亡的引子,损失了大量的精锐和武将。
使得大明的武将集团自此之后,就被文官集团打压了下去。
就历史意义来说,土木堡之变,和收复燕云十六州是没有可比性的,后者明显影响大无数倍。
可土木堡之变的历史资料,就是比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资料多。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刚刚说到的。
收回失地,是当皇帝的应该去做的,这是他的义务。
哪怕就是赢了,皇帝也不能太过居功。
不然史官可能还会给这皇帝,扣上一个好大喜功的名头。
若是打输了,那记的可就多了,因为要告诉后人,要记得去报仇嘛。
还有一点,儒家教义在后期的时候,又经过了几次的改制,儒学也越发的迂腐。
但是,在记史这一块,他们是一点都不迂腐。
该记仇的还是记仇。
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咱们的十全老人乾隆,那记功可比记过记的多。
他为了自己那十全武功的名声,多多少少是修饰了一番史书的。
但就算进行了一定的修饰,史书上还是记录了下来,比如安南和缅甸的两仗,也没写全胜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