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双喜临门(2)

“你不要草率高估了人们的素质,有时候是他们没有这个好习惯。制度的制定往往都要从最坏处考虑,办法可以不用,但不能事到临头了还没有准备。”柱子有意谆谆教导。

“那,那就设立奖惩制度,遵守地好的有奖,处理地不好的罚。”爸爸的追问是他预先没有考虑到的,小山有些慌乱。

“奖,奖多少?罚,又罚多少?罚多了可能会影响邻里关系,罚少了也许会有人不在乎。”柱子开始在跟小山讨论问题了。

“奖惩制度是你企业管理的事情,小山一个中学生他哪里了解这些深层次的问题。”秀兰见小山面有窘色,急忙给打圆场。

“不行就张榜公布,表扬优秀的,批评不好的,人总得要脸吧?”小山急中生智。

“这话说到点儿上了。”奶奶高兴得合不拢嘴。

“怎么样,大哥?不行咱就在村委的办公经费里设置个年终奖,再发个文明星级户什么的,你看如何?”柱子也高兴地向玉林哥落实措施。

“这办法好,就这么办。我看今年就先给小山发个金点子奖。”玉林大哥由衷夸赞。

“还有,秀兰你在学校里再跟学生们好好宣传宣传,他们才是这场小区环境保卫战的主力。”柱子的思路逐渐开阔起来。

“好的。还有植树绿化的问题,要充分利用好每年的植树节,要在全村形成植树、护树的好风尚。婴儿新生,植棵纪念树;孩子升学,植棵纪念树;新人结婚,植棵纪念树。人们的观念关键在于引导。”秀兰进一步升华。

“还有,村里的文化建设也要搞起来,什么秧歌队,高跷队,舞狮队都要搞起来。这样有事干了,村里也就少了打牌赌钱了。新农村就要有新气象。”柱子在一步步给家乡的未来规划着方向。“还有,刚才小山的想法启发了我,咱们干脆就再多设几个奖,什么计划生育先进奖,孝敬公婆好人奖,见义勇为正义奖,助人为乐高尚奖等等等等,反正是希望达到的,就用荣誉激励并附之以物质奖励,说到底就是要让好人名利双收。”柱子侃侃而谈。“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也要跟上,千万不能出现生活富裕了人的素质却滑下来了的情况。那不是我们想要的新农村。”

小山被爸爸的言行激荡地心潮澎湃,他越发感到了爸爸的可亲、可敬,他对爸爸的敬畏之心也更重了。我一定也要成为像爸爸一样的人。小山暗暗在心里发誓。

“刚才说到植树,有个事儿我正要给你说一说。”父亲又把另一件难题说给了柱子。“前几天你玉亭哥想把他东河沿地头上早年种的杨树给伐了卖了,说是搬家置办家具缺钱用,让我先给拦下了。我心思着这树虽然说都是自家的,但要都给伐了,咱葫芦峪这么些年来好不容易挣来的青山绿水不又给糟践了?可树是人家自家种的,长大了不让人家卖钱,又说不过去。好在你玉亭哥不是外人,我说置办家具缺钱就先到我那里拿些,树先不能砍。这两天光忙晓强的婚事了,差点儿就把这件大事给忘了。”

“这还真是个难题。”原来在柱子创业初期,为了尽快完成看山爷爷的心愿,让葫芦峪的山林尽快重新绿起来,柱子就发动乡亲们在田间地头宅基地旁大力植树,说好的谁种植谁受益。现如今,当年种下的树大都成材了,村民们就想把树变现。可这些年来,绿化一直成了葫芦峪的招牌,这要是把成材的大树都给砍伐卖了,不是自毁城墙吗?现在镇上虽然有规定不准乱砍乱伐,但自家种下的树,最终也不让老百姓变现,就是对老百姓的欺骗。而这种利益上的欺骗,是造成干群关系不睦的最大的因素,它毁掉的是村委的公信力。就因为老百姓没有远大的眼光,所以才最现实,他们很看重眼前的利益。这并不能说明老百姓的道德品质有问题,这是由他们的认识局限性所决定的。他们的思想认识需要正确的引导,但前提条件是要让他们对自己的利益有信心。沉思良久的柱子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小主,

“把村民们的树买下来。”

“那得多少钱啊?再说咱买了也没有用啊?”父亲最先提出自己的顾虑。

“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买,只是买断他们的所有权,树还在原地生长着。”柱子继续解释着自己的想法。“他们不是急着钱用想把树木变现吗?这就相当于咱把钱借给他用,暂时把树作抵押。”

“那这树到底算谁的?你不想让他们把树伐了,你出钱把树买下来,可自己最终也不伐,这不是把钱扔在黑窟里了吗?”父亲心疼钱,虽然是柱子割肉,但疼在他的身上。

“舍就舍呗!不然他们都想把树伐了,咱村不就又光秃了?”

“你们都瞧瞧,还是柱子能成事,这还真是心胸决定的。”奶奶说话了。“你们都想想,咱村里老井旁的大槐树是谁的?”

“那是咱村里的,是公家的。”大爷还一头雾水。

“当初栽下时,一定是属于个人的,但时间久了,没了主人,就成了公家的了,是公家的,还需要你花钱买吗?”奶奶的笑眼里高深莫测。

“我怎么听不懂啊?”大爷仍然一脸懵懂。

“如果你现在把大伙有主的树让他长上一百年,一百年后你看还有多少人知道那棵树是他们家的?就算有主人,上百年的古树,也没人舍得糟践了。”

“可这树是柱子现在要花钱买。”父亲仍然牵挂着柱子要为买树付出的钱。

“我想,柱子的主意就好比以前的钱庄,人们对你的钱庄有信心,愿意把钱拿出来给你使用,你不用花一分自己的钱,就能把生意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