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腊月二十四,是这里的农民过小年的日子。早早的,柱子的母亲、嫂子和秀兰就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晚餐。全家人要在一起过小年。已经上初二的晓强也放假回家了。晚饭前,柱子简单向家人汇报了一年来的收成,主要是向奶奶、父母、嫂子和弟弟表示感谢,说今年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他们的付出。大哥一年也很辛苦,但由于天气的原因,没有多少工程,但以后会好起来的。他再次给家人发放了红利。照例是先孝敬奶奶一万元。但奶奶笑着说她从来不使钱,有这么多孝顺的子孙她要钱干什么?柱子就说可以给小辈们发压岁钱。奶奶乐呵呵就接过了,但随手就又给了秀兰让她代为保存着。父母是一万元,大哥大嫂是一万元,因为早先他偷偷给了老三一万元,这次借口还没有分家,就只给了老三一千元零花。父母笑着说都是一家人,要什么钱?柱子说老三还没找对象,需要钱的地方多的是。父母也就笑纳了。他们知道这是柱子的孝心,如果老三定亲、结婚什么的需要钱,根本不需要他们操心。从小,柱子就很疼爱他这个小弟弟。大哥大嫂很惊喜,尤其是大嫂更是暗自心花怒放。整整一大捆钞票,是她这个农村妇女从来没有见过的。晓强在这次年假考试中再次拿了全校第一,柱子特意奖励了一百元。
奶奶说柱子能想着所有的亲人,不自私,一定是个干大事的人。
喝着特意孝敬父亲的茅台酒,一家人的晚饭就十分温馨融洽。饭后,秀兰同柱子一同来到看山爷爷的小屋,柱子也给秀兰送上一大捆钞票。秀兰笑得弯腰,死活不肯要。
“你是嫌少啊?”柱子打趣。
“当然!”秀兰笑靥如花。
“那你想要多少?”柱子笑着握住秀兰的双手。
“全部!你的都是我的,连你也是我的!”醇香的美酒晕红了秀兰的笑脸。
激动的柱子紧紧地拥住了秀兰在怀里久久不愿松开,热烈的亲吻差点儿突破了男女的最后防线。冬夜的南山寂静一片,温馨而又浪漫。
二十五,磨豆腐。这是当地的风俗,家家如此。母亲也一大早就操持着推磨打浆,嫂子也出奇地勤快。因为通常第二天就是回娘家的时候了,带上新做的豆腐是必不可少的。但今年她有不一样的打算,昨晚已经跟自己的男人商量好了。大嫂是个很老实本分的人,在娘家是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当初嫁给大哥时,就是看中了大哥的为人,当然还有奶奶家的声望。虽然下面两个弟弟紧跟着马上就要定亲结婚成家很需要钱,但她也没有怎么太难为柱子的父母,都是农村的穷苦人,嫂子懂事,也吃得了苦。自从嫁进石家的大门,什么苦活累活都能干,也从来没有跟婆婆红过脸,总是顺从地听从自己男人的安排。后来柱子在南山弄了这么个大摊子,分了家的大哥大嫂也就又一同加入了这个大家庭,几乎吃住又在一起了。对今天的日子,她很满足,甚至有些骄傲。这表明她当初有眼光嫁对了人。明天,她就要向自己的父母还有娘家的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们证明,她英子是个有眼光看得准也看得远的人。
二十六,一大早,大哥大嫂一人一辆新自行车,带着孩子就奔娘家去了,自然,车后座上带着丰盛的年礼——一整条猪后腿,四条大鲤鱼,四只草鸡,十斤新豆腐,一捆高粱曲酒,外加两大桶清水。最重要的是大嫂小心揣在怀里的两沓大团结,这是孝敬母亲的。这足可以解决娘家眼下的困难了。农民,活的就是个志气,活的就是个脸面。靠自己的奋斗能让自己的亲人活得更好些,就能在亲朋好友面前挺直腰杆,这就是许多农民生活的最原始动力。直到太阳落山,兴奋的大嫂才陪着醉醺醺的大哥回到南山的家里。
二十七,照例是乡下祭祀祖先的日子。这一天下午,在大爷的带领下,奶奶一家所有的男丁十几口子齐聚南山,要共同给爷爷上坟。这是一年中家族里最重要的仪式了,也是凝聚家族力量最好的机会。在葫芦峪,由于奶奶的聪明能干,养活了一大家子,人丁是最兴旺的,比他石大头家还兴旺。先是给爷爷上坟,再是给看山爷爷上坟,这是奶奶的特意吩咐,也是奶奶给今后定下的规矩。仪式结束后,玉林哥家的兴邦和玉松哥家的兴国等小字辈的孩子们哄抢了祭奠后的供品(这是每年仪式中最热闹的环节了)后,众人就都纷纷散去了。柱子留下了三个大爷和当支书的玉林大哥。他还有事情与他们商量。一桌丰盛的晚餐,照例是众人陪着奶奶按顺序围坐在一起。当父亲拿出了两瓶五粮液后,大爷的兴致高涨起来。酒过三巡,正是热闹时机,柱子跟大爷们说出了想办个孵化厂的打算。今年柱子养的草鸡被争抢着销售一空,价格高得令人眼红,众人早就做好了明年也大干一场的打算。柱子的打算正合众人的心意。
“这主意好,有柱子今年的样子摆在这里,明年的鸡苗一定很抢手。要做就做个大的,上几台孵化机,顶那老屋的四间炕房。”二大爷是孵化鸡苗的土专家,最有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