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结局实在令人惋惜。
王匡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
虽然他们立场不同,但他不得不承认,李儒确实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可惜!可敬!" 王匡叹息道,眼中闪过一丝惋惜。
王匡默默地收起情报,重新将注意力放回前方的道路上。
王匡叹息一阵,又将目光落到了“王允”二字之上。
“叔父,我在书信之中劝你赦免董卓一系文武,不可意气用事,否则必遭杀身之祸啊。”
拿起下一份情报,王匡又坚定了心中的想法:必须让王允离开长安。
只见情报上写着:“王允恃功自傲,已引起百官微词。牛辅领董卓西凉旧部声称要为董卓报仇。”
“叔父,莫要迷失其中啊。”
又一连看了三封情报。
“原扬州刺史袁遗在沛国被乱兵所杀。”
“兖州战场,济北相鲍信战死。”
“兖州牧曹操击败青州黄巾,编练青州兵,与屯驻任城的徐州陶谦军发生冲突。”
鲍信终究还是战死沙场了,王匡默默看向车外,轻声道:“允诚兄,一路走好。”
乱世,哪有不死人的?
只是故人逐渐凋零。
回转心神,望着曹操与陶谦的名字,王匡眼神默然。
如今山东诸侯分为两大势力。
一是袁术一派:包括公孙瓒、陶谦、刘备、孙贲等诸侯一派。
一是袁绍一派:包括刘表、王匡、曹操等诸侯一派。
当然在王匡心中,自王匡走出河内的那一刻起,他就不再是袁绍的从属了。
先前王匡几次请陶谦相助,均不能允。
都说徐州陶恭祖为人仁义宽厚,却单单对王匡不理。
现在才想明白,恐怕是袁术在从中作梗:陶谦乃是袁术一派。
老家伙现在还未得病,心中还有争霸之心,趁乱扩张地盘,如今已与曹操有了冲突,想必不久就要刀兵相见了。
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才能更稳,王匡心中也没底。
就在此时,耳边响起郭大宝的声音:
“主公,已经到杨俊府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