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过一招,二人方都知对方武功不弱,全都小心谨慎起来。
杜二公习的是少林长拳,曾经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多次指教,很少遇到对手。他思忖郑恩个大力猛,臂膀有力,下肢功夫相对较弱,便想用跌法先把郑恩撂倒。
他运运气,右手上步撩拳,这是虚招,待郑恩左手去拨,他左手上架,右手同时抽回;郑恩见他右手晃来,去拨右手,这就上了大当。杜二公趁他下盘空虚,抢前一步,右手抓住郑恩左腿,同时左掌向郑恩胸前撞去。
这招是少林连环拳中的“倒银瓶”,左右手似直非直,似曲非曲,看似实打,实是虚晃,待你拨开两拳,对方腿已上到,你右脚跟被对方左脚吃住,左腿被对方右手抓牢,对方左手一推,右手一提,任你是铁打金钢,也得失重仰面跌翻。
虽说这招用时仅在眨眼之间,但众随从都是会家子,已经看到。
杜二公贴近郑恩,众随从便齐声叫好。
“好啊!”
“打倒了!”
“摔死他!”
叫好声中,一个黑影腾空飘起,“啪唧”一声落在了丈外的硬地上。
众随从一涌上前,准备痛打落水狗,哪知棍棒举在头顶,全都像中了定身法一样愣住了。
躺在地上的不是郑恩,而是杜二公。
武术上有句谚语叫“巧不打力”。意思是招法再巧,功夫不到不行。所谓的四两拨千斤,那是指功夫达到炉火纯青之后的举重若轻而言,并非学了方法就能实用。
平常说的“教师不打冒失”、“一力胜十会”、“自小不练功,到老稀溜松”也是这个道理。
武功的高低来源于刻苦训练后的力量、速度、本能反应等能力,当代许多影视剧、武侠小说中那些得了秘笈便天下无敌的情节全是外行人信口胡说,习武者且莫上当,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