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儒略则被墙上的地图吸引。那是一幅结合了东西方制图技术的世界地图,上面标注着详细的航线。
"这些航线数据非常精确。"艾儒略赞叹道。
"这要感谢安娜·罗德里格斯的贡献。"李修然说,"她是我们最好的航海师。"
参观完学院后,三人来到议事厅。卡洛琳娜和几位重要人物已经在等待。
"两位神父,"卡洛琳娜开门见山地说,"除了主持学院外,我们还希望你们能帮助改良我们的武器装备。"
汤若望露出感兴趣的表情:"听说你们在研究新式火炮?"
"不错。"李修然取出一份设计图,"这是我们根据西方火炮改良的版本,但在射程和精度上还有问题。"
汤若望认真研究图纸:"问题出在火药配方和炮膛结构上。这让我想起在北京时,为崇祯皇帝改良火器的经历......"
"您在北京的经验正是我们需要的。"卡洛琳娜说,"现在的局势越来越紧张,我们必须做好准备。"
艾儒略突然问:"你们就不担心这些技术会被满清得到吗?"
李修然摇头:"与其担心技术扩散,不如着眼于如何培养人才。这也是我们建立学院的重要原因。"
"说得好。"汤若望赞同道,"知识本身无分中西,关键是用它来造福人类。"
接下来的日子里,学院逐渐走上正轨。汤若望和艾儒略不仅教授天文、地理等学问,还带领学生们进行各种科学实验。
有一天,当汤若望正在讲解望远镜的原理时,一个学生突然问:"老师,您觉得东西方文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汤若望想了想,说:"区别当然存在,但更重要的是互补。就像望远镜,镜片是欧洲人发明的,但中国人对天象的观察同样深邃。只有结合两者,才能看得更远。"
这番话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响应。在场的还有一些来自日本、朝鲜的学生,他们也开始分享各自的文化见解。
李修然站在教室外,听着里面热烈的讨论,心中充满欣慰。这正是他期待的景象——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然而,和平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一天深夜,一名信使匆匆赶到学院:"大事不好了!郑芝龙被满清扣押在北京......"
这个消息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所有人都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但此时的李修然却异常冷静。因为他知道,正是这些日子里积累的文化底蕴和人才储备,将帮助他们度过即将到来的危机。
汤若望和艾儒略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作为文化的使者,他们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播撒知识的种子,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