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众人惊慌失措,崇祯帝突然拍案而起:"诸位莫慌,老夫在位时经历过更险的局面!"
朱聿键看着这位经历过亡国之痛的长者,心中一阵感动。
"叔父请指教。"他恭敬地说。
崇祯帝走到沙盘前:"敌军来得太急,必有破绽。我们要..."
李修然看着两位帝王在沙盘前密切商议的背影,想起了那个深夜的谈话。此刻,他们是真正的君臣同心了。
天亮时,一个大胆的计划出炉:
- 以水师切断敌军粮道
- 调动民夫假装援军
- 设伏反击敌军先锋
- 主力绕后包抄
"这是险棋,"李修然提醒,"若有差池..."
"那就请叔父亲临前线指挥!"朱聿键毫不犹豫地说。
崇祯帝眼中闪过异彩:"好!朕与你共进退!"
六合城外,战事进入最紧要关头。
崇祯帝和朱聿键并肩立于城楼,观察战局。
突然,一支敌军奇兵突袭城门。眼看守军不支,崇祯帝拔出佩剑:"朕来挡住他们,你快走!"
"叔父!"朱聿键一把抓住他,"我们要同生共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修然带领预备队及时赶到。
经过三天激战,南明军队终于大获全胜。
"这是天意,"俘虏的清军将领感叹,"我们本以为南明朝廷必生内乱,没想到..."
李修然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君臣同心的力量。"
胜利后的庆功宴上,酒过三巡。
崇祯帝突然哽咽:"当年在北京,若有人如此与朕同生共死..."
朱聿键跪下:"叔父的教训,就是我最好的老师。"
满堂将士无不动容。
这场战役后,李修然建议:
"何不将这次经验总结为制度?"
于是,朝廷颁布了《君臣同体令》:
- 确立危急时刻两宫联合决策机制
- 规定君臣共同应对重大危机的程序
- 设立专门机构协调军政大事
京城百姓得知胜讯,纷纷上街庆祝。
"这才是真正的君臣啊!"
"太上皇和陛下一起上阵,太感人了!"
"难怪咱们能打胜仗!"
李修然听着百姓的议论,深感欣慰。
这场战役,成为南明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史官们这样记载:
"两宫同心,君臣一体,遂使强敌退败,朝野振奋。此乃制度之功,更是情谊之胜。"
李修然在日记中写道:
"今日之胜,证明了一个道理:制度是根本,但情感是灵魂。南明的两位帝王,以血肉之情实现了制度的升华。这或许就是历史给我们最宝贵的启示。"
这年冬天,朱聿键下令在皇宫建造一座"同心堂",以纪念这次生死与共的经历。
堂中悬挂崇祯帝亲笔题词:
"君臣同德,天下同心。"
李修然看着这幅题词,想起了那个讲述夺门之变的夜晚。如今,历史的阴影已经被君臣真情驱散,南明的未来将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