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顾一切地伸出双手,拼命想要抓住怀安的手。
然而,无论他如何努力,怀安似乎都对他视而不见。怀安只是冷漠的淡淡地看着他,完全无视他伸出的手,而是把手伸向另一个男子……
男子的脸很模糊,钟汉喆拼命想看清楚却只是见到一个高大的身影,仿佛毫不费力的,轻而易举地将怀安从泥潭中一把拉出,随后,两人转身离去,渐行渐远,无人看向他一眼。
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他的心瞬间跌入谷底。
他疯狂地挥舞着双手,声嘶力竭地大喊道:“怀安,你回来,不要走!不要离开我!”但一切都是徒劳,他嘶哑的声音在空气中渐渐消散,得不到任何回应。
极度的恐慌让他失去了理智,他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去,想要追赶上那两个人。
可就在这时,脚下忽然一空,他整个人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一般直直坠落而下。身下是深不可测的万丈深渊,黑暗迅速吞噬了他的身躯,他感觉自己不停地在下坠、下坠……直到彻底消失在了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
1960年1月27日是农历除夕,天上飘落下白色的雪粒子,尽管天气有点湿冷,仍挡不住孩子们对过年的渴望,老话都说小孩盼过年,大人盼载田,此话不假。
除夕当天,家家户户会布置堂屋,悬灯结彩,熬浆糊张贴春联和门神。
贴对联也有讲究,一般为红色对联;有贴蓝对联的则代表过去一年内家中有人去世,俗称“孝联”,用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晚上会先陈设祭品祭祀天地祖先,然后举行家宴,吃团年饭。团年饭一般会红烧两条鱼,必须留一条鱼不动筷,预示着年年有余;如果家里有子孙读书,就会留一条红鲤鱼,预示着鲤鱼跳龙门,讨个吉利。
小主,
饭后,到处点灯,小孩子提灯笼、燃放爆竹,大人则给小辈压岁钱,并围炉喝茶吃茶点,坐以待旦,叫做“守岁”;每个房间里的柜子上、桌上都会放一根长长的青蒜叶,预示着接青,就是接春的意思;家中的灯要彻夜通明,不能熄灯;孩子们不能乱说话,比如东西打碎了,要说岁岁平安或破发破发……
一般吃团年饭时要放鞭炮,除夕零点前放一挂鞭炮表示封门,大年初一也要放一挂鞭炮叫开财门,元宵再放一挂鞭炮表示春节结束,一共要准备四挂大鞭炮就可。
这边的风俗是正月到亲戚家拜年,是不能放鞭炮的,只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贴了蓝对联的人家有老人去世之后满一年或当年,亲友们会在初四这天放鞭炮给去世的人上一炷香,给老人烧新年纸,相当于是春岁。有的外省则相反,拜年走亲戚家要在亲友家门口先放一挂鞭炮,风俗差别很大了。
过去,J市人对正月初一零点至拂晓前甚为重视,各家焚香点烛,燃放鞭炮,开门出行,邻里互相拜谒,名曰贺正,俗称“拜年”。
有的人会对庙里烧头香,现在破四旧,许多?会活动便取消了。
初一的这天不准洒扫,不能把财气扫走了;不准洗衣服,否则会预示劳碌一年;不准吃药,否则会病一年……
大年初一,晚辈会给长辈拜年,祝愿长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初一晚上,小孩们会拿着纸扎龙头灯笼,到瓷工师傅、坯老板、卖瓷器店老板等各家各户喝彩拜年,喝彩词如“龙头进门笔嘻嘻,拿把剪刀剪龙须,剪得龙须生贵子,生得贵子穿袍衣”?,来讨红包……
这年春节老施家也没有回乡下去过年,原因是头年搬了新房子要在新房里过年,祛除邪气,增加人气,来年才能红红火火来好运。
施怀安倒巴不得图个清净,她并不想回乡下见叔婶一家。
到了初一,施怀安便提了市里逢年过节必备的趸糖(也叫董糖)及两瓶四特酒,带着多多胖橘去柳师傅家里拜年。
推开小院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名二十岁左右的男青年,他正一脸苦相地扎着马步,而一旁的柳师傅则连连叹气,无奈道:“你这样下去要成软脚虾了,就知道偷懒。”
目光再往旁边移去,便能看到柳青书正站在那儿看热闹,脸上带着戏谑的笑容。而柳师母和一位气质优雅的中年女人则坐在院子里悠闲地喝着茶,茶几上还摆放着几样坚果点心,在她的脚边还有一只小猫在玩着麻绳缠的球陀。
怀安见状,赶忙上前恭敬地行礼,口中笑脸称道:“师父、师母、师兄过年好!我来给你们拜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