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颜大人抚须微笑,点头称赞:“王爷此计甚妙,既利用了叛军急于求胜的心理,又能发挥我军骑兵的优势,可保万无一失。”
作战当日,铁穆耳依计行事。大元军先是佯装不敌,节节败退,引得叛军果然倾巢而出。待叛军主力全部出谷,铁穆耳一声令下,隐藏在两侧的精锐骑兵如疾风般呼啸而出,直插叛军后方,切断了他们的退路。叛军顿时大乱,首尾不能相顾。铁穆耳趁机指挥大军全面反攻,一时间,杀得叛军丢盔弃甲,大败而逃。
这一战,铁穆耳声名远扬,军中将士对他更是钦佩有加,皆赞其有勇有谋,能屈能伸。而甘麻剌在经历初次失利后,虽心有不甘,却也开始反思自己的不足。他找到乌图,诚恳致歉:“将军,此前是我一意孤行,未听您的良言,致大军受损,还望将军不吝赐教,助我一臂之力。”
乌图见甘麻剌能虚心认错,心中欣慰:“殿下能有此觉悟,实乃幸事。日后作战,需谨记知己知彼,不可贸然行事。”
此后,在后续的平叛战斗中,甘麻剌逐渐收起了往日的急躁,开始学着沉稳应对。他用心观察乌图的指挥方式,学习如何根据不同的战场形势调配兵力,如何安抚军心,驾驭部下。虽进步显着,但相较铁穆耳,在应对复杂局面时,仍稍显逊色。
铁穆耳这边,每战必胜,他不仅在军事上展现出卓越的才能,更在处理与当地部落的关系上长袖善舞。他深知,西北之乱,根源不止在军事对抗,更在于民族融合与民心所向。于是,他主动与一些摇摆不定的部落首领接触,送上大元的赏赐,晓以利害,承诺给予他们和平与繁荣。
“各位首领,我大元向来尊重各族习俗,只愿与大家携手共创太平盛世。如今叛军扰乱,受苦的是百姓,若大家能助我等平叛,日后定有厚报。”铁穆耳真诚的话语,打动了许多部落首领,他们纷纷表示愿意归顺大元,为平叛提供协助。
随着平叛战事的推进,铁穆耳的威望如日中天,不仅在军中,在西北各地亦是传颂着他的美名。而甘麻剌,虽也努力追赶,但在这场实力与智慧的较量中,已然落后一步。
当他们凯旋而归,忽必烈站在城楼上,望着归来的大军,心中感慨万千。甘麻剌与铁穆耳上前跪地行礼,汇报平叛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