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的。”
“先生。”
两人互相行礼后,相对坐下。
刘明先是一声长叹,“唉……”
也忍不住叹息。“唉……”
刘明苦笑着说:“先生可知道,前楚地的变化?”
回答:“正因如此才来见殿下。”
刘明叹了口气,“我对不起先父与母妃。”
被逗笑又不敢表现出来。这次的楚人之举,让所有人措手不及,连地方官报呈的奏折也用极为小心的语言形容,没有出现“叛乱”之类的字眼,只用“乱民”。
推测官府或许是等待朝廷态度后再做反应。
“殿下一步如何打算?”
轻声询问。
刘明未答,只是摇头。此时已不是始帝全盘掌控的时候了。
意识到变化:如果早些时候,始帝必定倾巢而出,血洗一番。但如今不同,他想扶持刘明继位,且这正是双方所期待的局面。
“风平浪静之下却掀波澜,今年真是变幻莫测。”
“殿下勿需过度担心。您可以起草一份安民书,皇家报社紧急印刷,分发至各处百姓手中。这样 很快可以平息。”
说着便走到案旁,为刘明准备纸张与墨汁。
“莫要叹气。”
“车到了山头自然有路,更何况这不见得是坏事。”
“记得将监国的事情写进文中,恳切言辞表达,不让民众给您增加麻烦。”
刘明无奈地放下笔:“先生,就这么办了吗?”
不以为然道:“还能怎样呢?”
“我们都感到为难,那些六国遗老比我们更难受。”
笑说:“这次事件出其不意,让人为之头疼。不过这也是良策之一。”
刘明握起毛笔,开始构思。
望着窗外景致思绪飘荡。秦、楚之间的恩怨源远流长,只有刘明可以调停两边矛盾。
忍不住又提醒:“废除法律中是否包括‘兴建祠堂’和‘禁止风俗’?”
“包括这两条。我考虑改建成‘祭奠罚款百金’,其他照旧;至于淫俗处罚改为五十金文。”
“楚人喜好祭祀,与秦国风俗迥异。奇祠、风俗的定义需要谨慎对待。喜欢祭拜山川日月就让他们祭祀吧;巫女舞蹈也是他们喜好。又何须因些小事惹怒民众呢?”
老秦人对于这些新风俗无法理解,但他们喜爱观看军演戏法。而在楚人眼中,这是种娱乐。于是 苦劝。
决定在海外丰收后的酒水管制一并放宽以示诚意。得到肯定回复后内心舒畅,微笑浮于脸庞。
即使项羽再勇武也无法胜过刘明一诺千金的能力!
也不禁好奇这波浪潮下,楚人的举动。
——
会稽城内,项氏宗庙宽宏雅致。众多世家高帽华服聚集此地,目光逼视。
“项公,您为何不说话!王室处境堪危,怎能置身事外!?”
“项家用兵多年,等的就是今朝啊!”
“项家人必须救自家王族,不然天下如何看待!”
“大小十八家族已经同意,你难道还要迟疑?”
众人口出强硬言辞胁迫。
“各位稍等一下。我并非要退缩。”
项公欲语无果。
“我想的完全不是这样的……”
“您怎么个情况,到底有何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