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嗟来之食

桔子一梦 桔子一梦 2035 字 15天前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3

后来啊,人们依据上述所记载的这段史实,从中凝练出了一个成语——“嗟来之食”。接下来让我们详细讲讲这个有趣的成语故事。

话说那是在风云变幻的春秋战国时期,某一年,齐国境内遭遇了一场极为严重的饥荒。这场饥荒导致粮食极度匮乏,价格飞涨,普通百姓根本无力购买足够的口粮果腹。于是乎,大批穷苦人家因为缺少粮食和其他吃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饥饿一点点吞噬生命,最终悲惨地饿死街头。

就在这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之际,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贵族奴隶主动起了心思。他心想:“如今这世道艰难,我若能在此时施展出些许‘善心’,不仅可以帮助那些可怜的饥民,还能为自己博得一个好名声呢。”于是,从某天开始,这位黔敖老爷每天一大清早都会亲自驾着马车来到大路边,然后命人在路旁摆放上一些食物,就这么静静地等待着那些饿着肚子的穷人们路过此处。一旦发现有饥肠辘辘之人经过,他便会慷慨地将准备好的食物施舍给对方,以此彰显自己所谓的“仁慈之心”。

就这样过了好些日子。这天清晨,黔敖又如往常一样早早地坐在路旁的马车上,满心期待地等待着过往行人。就在这时,一个身影远远地映入了他的眼帘。只见来人衣衫褴褛、面容憔悴,饿得都快不成人形了。他用一只破旧的衣袖遮住脸,脚下拖拉着一双破烂不堪的鞋子,双眼微闭,脚步虚浮且踉踉跄跄,仿佛一阵风就能把他吹倒在地。整个人看上去无比虚弱,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倒下。

黔敖见到眼前这一幕,心中不由得一阵狂喜,暗自思忖道:“哈哈,真是天助我也!一直苦等的良机总算来临,可以让世人见识一下我伟大的‘仁爱之举’啦!”念头刚一闪过,只见他动作迅速如闪电一般,左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地抓起一份香气扑鼻的食物,而右手则稳稳当当地端起一碗热气腾腾、香味四溢的热汤。接着,他将脖子伸得长长的,仿佛一只长颈鹿,同时扯开嗓门儿,用一种极其傲慢且不可一世的声调,对着那个正迈着沉重步伐、缓缓朝这边走来的饥饿之人高声吆喝道:“喂!那边那个可怜虫,还不快点滚过来吃点东西填饱肚子!”

此时的黔敖,满心欢喜地认为那个饿得面黄肌瘦、脚步虚浮的人一定会对他感激涕零,千恩万谢于他的好心肠与慷慨大方。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那个饿汉听到他如此嚣张跋扈的呼喊后,只是微微抬起头来,轻轻抖动了几下自己那已经破烂不堪的衣袖,随后用一种充满蔑视与不屑的眼神狠狠地瞪了黔敖一眼,并冷冷地开口说道:“哼!我之所以会沦落到如今这般饥寒交迫的惨状,恰恰就是因为坚决不肯食用像你这样的所谓‘好心人’所给予的嗟来之食啊!难道在你们这些人的眼中,一个人只要面临饥饿的威胁,就可以毫不犹豫地舍弃掉自己最为珍贵的尊严,去接受这种带有明显侮辱性质的施舍吗?告诉你,少在这里惺惺作态了,赶紧把你那套虚假伪善的把戏给我收起来吧!”

黔敖听到那番言辞后,内心深处涌起一股强烈的羞愧之情。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通红,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行为是多么的不妥和不尊重他人,于是毫不犹豫地转身快步跟上那个饥饿的人,嘴里不停地说着道歉的话语。

然而,无论黔敖如何诚恳地表达歉意,那个人始终紧闭双唇,坚决不肯接受这份迟来的好意。他迈着坚定而缓慢的步伐继续前行,仿佛已经下定决心不再与黔敖有任何瓜葛。尽管身体因为长时间的饥饿而虚弱不堪,但他的眼神却透露出一种不屈和决绝。

就这样,黔敖一路跟随在后,不断地试图说服对方改变主意。但那个人心意已决,对黔敖的道歉充耳不闻,最终因过度饥饿而倒在了路边,再也没有起来。

小主,

当曾子听闻这件事情之后,不禁摇头叹息,并发表了一番深刻的评论:“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啊!当初黔敖吆喝着让你去吃饭时,你完全可以选择离开不去理睬;但是后来他既然已经认识到错误并且主动向你道歉了,那么这个时候你就应该放下成见,接受他的好意才对啊!”

这个故事所蕴含的成语寓意十分深远。它告诉我们,在生活当中无论是给予他人帮助还是接受他人的帮助,都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即使一个人的出发点是善意的,如果表现出来的方式方法不当或者缺乏应有的尊重,那么很有可能会事与愿违,使得原本美好的愿望无法得以实现。因此,学会尊重他人、以礼待人是非常关键且必不可少的品质。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建立起真正良好和谐的关系,社会也才能充满温暖和关爱。

听着语文老师温柔地讲解,她那轻柔的声音仿佛带着一种魔力,将我的思绪缓缓地带入到那个久远而又深刻的故事之中。渐渐地,一幅画面在我眼前清晰地浮现开来。

我看到了那位饿者坚毅的面庞,他的眼神坚定而不屈,尽管饥饿已经折磨得他面容憔悴,但那份对尊严的执着却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在他眼中熊熊燃烧。与之相对的,是黔敖那张充满懊悔的脸,他的表情痛苦而自责,似乎对于自己之前傲慢无礼的行为感到无比悔恨。

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如果当时处在那样艰难困境下的人是我,我究竟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是像那位饿者一样,坚守住内心最后的底线与尊严,哪怕饿死也绝不低头;还是会在黔敖诚挚的道歉之后,选择放下过往,接受那能够延续生命的食物,坚强地活下去?这个问题犹如一道沉重的枷锁,紧紧地束缚住了我的思维,让我无法轻易得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