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高适三次出塞,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边塞诗,成为盛唐边塞诗的领军人物。其边塞诗既歌颂了战士奋勇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如《塞下曲》;也写出了他们从军生活的艰苦及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如《蓟门行五首》;还揭露了边将的骄奢淫逸、不恤士卒和朝廷的赏罚不明、安边无策等问题,例如《燕歌行》中“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民情诗:比较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与广大人民之间的矛盾,真实地描写了广大农民遭受赋税、徭役和自然灾害的重压,对他们的困苦境遇表示同情,并据此提出了一些改善民生的理念,代表作有《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之九、《东平路中遇大水》《封丘县》等。
咏怀诗:数量较多,抒写了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忧愤,对现实有所不满,如《别韦参军》《封丘作》等。
艺术风格独特:意气高昂,慷慨悲壮,以质实的古体见长,气质沉雄,境界壮阔,以浑厚骨力取胜。
3. 历史地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又与王之涣、王昌龄、岑参合称“边塞四诗人”。他的诗歌在唐代诗坛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边塞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之涣(公元688年-公元742年),字季凌(一作季凌,又说一作季陵),生于洛阳,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是唐代着名诗人。其相关信息如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 生平经历:
出身仕宦之家:王之涣的家族是晋阳“太原王氏”,魏晋以来的名门望族。他的五世祖王隆之官至后魏绛州刺史,后移家绛州,祖父王德表又随官迁至洛阳。到其祖父和父亲时,官职不过县令,属普通仕宦之家。王之涣是父亲的第四子,排行第七,自幼聪明,少年时就精通文章、穷经义。
仕途坎坷:玄宗开元年间,年近三十的王之涣以门子身份调补冀州衡水主簿,在此期间娶衡水县令李涤之女为妻。开元十四年(726年),他遭人诽谤而辞去官职,携妻子归乡赋闲15年,游历四方。天宝元年(742年),再次入仕,补任文安郡文安县尉,留下“智审黄狗”的轶事传说,最终在任上染病不起,病逝于官舍,终年55岁,归葬洛阳县北邙山祖坟。
2. 诗歌风格与成就:
风格特点:王之涣擅长边塞题材,诗作具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其诗意境壮阔雄浑,音韵流畅铿锵,情思高远深邃,富有启示性,反映出盛唐诗人开朗的胸襟。
诗歌成就:他精于绝句,被称“盛唐无出其右”。仅凭借传世的六首诗,便赢得了享誉千年的诗坛地位。其中《凉州词》和《登鹳雀楼》被誉为七绝和五绝的压卷之作,《凉州词》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3. 代表诗作: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诗意境恢弘,富有哲理,是千古传诵的佳作。
《凉州词二首》: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绘了边塞的苍凉景色和戍边士兵的思乡之情,意境深远。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展现了当时的边疆局势和民族关系。
《宴词》:“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九日送别》:“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王之涣智审黄狗”是一个流传下来的轶事传说。故事大概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