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下官之前也几次都有意查办这周管事了。
奈何受县里的奸人所阻,下官一时也不好撕破脸。
还好这次有大人您的大力施压,下官才能打破县里的阻力,将这周管事捉拿归案。
并顺势拿到其身后之人不法的证据,说起来我丰台县百姓都要感谢大人呢。”
张伟看了这杨县令一眼,显然这个丰台县的新县令也不简单。
自己不过轻轻一句话,就被他借用到,用来打倒了不配合他的丰台县旧有势力。
张伟想通了事件事后,对这个杨县令还起了一点爱才之心,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他说的都是真事的基础上。
张伟对杨县令所说的话肯定不会全信,张伟勉励了杨县令几句就让他走了,随后派人去验证此事真假。
到了六月初九,张伟已经从多个方面了解到那丰台杨县令所说之事,至少八九成是真的。
这让张伟起了招揽之心,目前自己麾下,正缺一个行事果断的狠人。
当然了,做这事之前,得先把这杨县令的出身和履历搞清楚再说,还得问问人家杨县令自己愿不愿意去苏北。
六月初十,张伟吩咐何再道去打探杨县令的出身和履历,自己则去内阁去做个正式的述职。
由于张伟私下已经提前和所有的内阁阁老交谈过,所以当天张伟在内阁的述职完全是在走个过场。
官场上,这种过场每个人都不得不走,在内阁认认真真走了一个时辰的过场后,张伟完成了本次回京的主要任务。
接下来就是等皇帝和内阁给张伟述职的表现了。
皇帝一般如题有意见都是当场把述职的官员就处理了,该升官的升官,该罢黜的罢黜。
像张伟这样的聊了半天,皇帝没发作,还给了一点小奖赏的,那基本上就是一个态度:还行,你接着干吧。
一般述职官员只要不是太过分,或者皇帝本身对你有了意见,大概率都会得到这样态度。
张伟在内阁述职完成后第三天,吏部收到大顺帝和内阁对于张伟本次述职的正式评价,和张伟预想的差不多,只有一句话:表现优秀,继续留任苏北左参政。
张伟六月十四从吏部拿到批复后,再一次去见了自己的恩师刘副相,这次就是为了分别做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