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漠南诸部,在新汉的语境下,指的是阴山以南草原诸部,大致是从河套平原西部、向东延伸至大鲜卑山也就是大兴安岭一带。
由于辽国时代的有意为之、金国的草原减丁,漠南大约存在着上百个大小部落,分属于二十多个“部”,正因为太过于松散,所以韩世忠领兵游行了一番后,诸部落纷纷表示愿意向中原称臣。
只是诸部落受王伦号令,朝廷却无法插手部落的内部事务,漠南诸部仍旧有着很高的自治权,所以王伦打算对诸部的帐数、人口进行详细统计,以厘清各部牧场范围的名义,先将司法权拿到手。
他与朝臣商议后,定下的计划,是暂时在漠南设虚府,假设在河套平原以北设五原府,这个五原府管辖数个部落的牧场,但没有固定的城池作为府城诸衙门所在地,一应地方官吏也不配置,而是从河东驻守的边军中挑选军法官,负责巡察某一片牧场区域,调解部落矛盾和纠纷。
司法权到手后,通过与部落民众的商贸行为加强,引导部落民转为半定居,等到时机成熟,就可以筑城池、分府县、选派流官,从而彻底将漠南地区消化。
所以这个计划实施的步骤,第一步清查人口,从而划分牧场,第二步以巡回法庭的方式拿下司法权,第三步就是通过赋税征收行为,让部落民逐步意识到自己的国民身份从属于中原。
这种事在推动的过程中,免不了要出动边军进行武力威慑,吴用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吴用高兴的是,他刚刚整顿了吐蕃诸部,王伦又把漠南诸部交给了他,而且跟他配合的,是张孝纯、王禀、石秀、广惠大师这些熟人,他施展手段时也不会有人从旁阻碍。
吴用最聪明的一点,就是他从不沾染兵权,在吐蕃诸部那里建起了威信后,说放手就放手。尽管他知道王伦并非猜忌之主,但权力太重,似他一般在西北说一不二,再宽容的皇帝也放心不下的。
出了宫的吴用,想了一想,便决定先去找史文恭谈一谈。
被抽调回京后,史文恭心里一直很不高兴,他觉得王伦不信任自己,只是他从没想过,自前往皋兰府坐镇后,史文恭几乎是开国以来诸将之中唯一一个不曾被调动的边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