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抓了几个从播州逃回来的降卒,拷问具体情况。
这些逃回来的降卒,自然不敢如实回答,纷纷控诉杨秋背叛大理的‘事实’。
并且这些人都是和杨秋相识,说的有鼻子有眼。
令主审官不得不信。
高义得了口供,也是暗暗皱眉。
在心里大骂杨秋贪生怕死!
段太明见审问没有异议,立即逮捕杨秋一家老小,在菜市场砍了头。
这边杨秋一家被砍了,潜伏在大理的探子,立刻便将此事传回播州。
往来不超过十日,杨秋就成了孤家寡人。
消息传入海龙屯,杨秋是一个字都不信,认为这一切都是王焱耍的诡计。
目的是为了令他杨秋投降。
对杨秋的反应,王焱并不意外。
他当即下令,放开海龙屯与外界的联系。
高元派来海龙屯的斥候,终于可以进入海龙屯。
见到海龙屯并未失守,杨秋好端端坐在大殿中央,这些斥候都傻眼了。
杨秋察觉到异常,一番逼问,得知家人都被段太明砍了,当场就晕死了过去。
等他再醒来,旁边挤满了大理军的将领。
“哈哈,我是杨秋,大理一代名将,杨秋!”
杨秋疯了。
在得知家人都被段太明砍了的那一刻,他就已经死了。
一众守军将领见状,皆是莫名惊骇。
他们心里非常清楚,这肯定都是城外那位的手段。
能轻松逼疯杨秋这样的大将,他们这些小喽啰又如何是对手!
一众守军将领,因此心不在焉,不愿再战。
而这个时候,贵州军对海龙屯发起了猛攻。
王焱将被俘虏的大理兵放到前线,向他们保证,只要能替贵州军攻下海龙屯,便可放他们离开。
反之,只能死在海龙屯下。
这些降卒尽管对王焱的话持有怀疑态度,但也没有其他选择。
只能硬着头皮,拿起武器,向海龙屯发起冲锋。
一边冲锋,一边向城头的同袍喊话劝降。
守城的大理兵,见是自己人,一时间也不知如何是好。
几个守将也拿不准主意,有说弃关逃跑的,也有说要坚守到底的。
随着一阵稀稀拉拉的箭矢落下,攻城的大理降卒顿时倒下了一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