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那位先生说的很对,李洪熙这个人物确实有很多缺点,按理说那个时代受儒家文化熏陶,定然不会在弑君以后,还能活的如此洒脱。
可是,也有历史学家说,李洪熙并未弑君,首先是惠昭帝,惠昭帝是李洪熙的外公,而李洪熙又自幼在皇宫长大。
所以他们之间是有非常重的感情,至于说惠昭帝有意传位于淮王萧明睿,让惠灵帝心存不满,所以联合李洪熙在昭帝六十九岁的生日时,举兵谋反,而惠昭帝不愿立萧明轩而被李洪熙逼死在奉天殿。
这点可能性不大,因为研究史书的我们会发现,萧明轩备受惠昭帝宠爱,十二岁就被惠昭帝立为太孙。
而且大乾记里也有记载,惠昭三十九春,昭帝似有病疾,早食膳而不进,唯半瓯羹!
说明什么?说明在惠昭三十九的春天,惠昭帝早餐只能吃下小半碗稀饭。所以现在很多人都猜测惠昭帝是刚好在那天病死的。”导游小姐轻声说道。
不过,她也回头又仔细看着玻璃柜的画像,随即又苦笑一下决定,以后在讲解李洪熙的时候。
就把他的缺点和错误历史记载也要讲解一遍,毕竟李洪熙一直都是一个传奇人物。他的故事几乎每隔几年都会有电视,电影出现。
仿佛,历史里,唯有他的故事最吸引看官。